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秦腔与贾平凹小说的空间置换研究
文章字数:2,165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许多作家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呈现出特有的空间场景,在自己熟悉的空间和场域中展现人物内心冲突和自我建构,寻找民族文化的根源和精髓。40多年的创作中,贾平凹构筑了商州的文学社会地理史,商州成为写作的主体,呈现出地方叙事本身的价值与意义。贾平凹的《秦腔》写了一个名叫清风街的村镇一年多的生活,期间叙述了秦腔由流行到衰亡的过程。清风街民风淳朴,热爱秦腔,但现代性的进程使秦腔难以维持下去,“告别”的心态笼罩整个小说,因此,秦腔直接参与了贾平凹小说中社会文化空间建构,秦腔的风格和小说的风格是一致合拍的,它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和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贾平凹作品的地域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秦腔》中,我们看到乡村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吃喝拉撒,小说的叙事主要由对话构成,到处都是人,众声喧哗,杂语纷呈,故乡商州棣花小镇的文化空间得到了真实自然地呈现,一会儿是说陕南土语方言,一会儿又是唱秦腔,几乎全是对话。贾平凹通过声音以及视听媒介的运用,建构了棣花小镇独特的文化空间,生活以其存在在表演,《秦腔》是唱出的小说。小说一直是跟踪引生的视点,他看到的只是乡村的日常生活,这是反叙事的小说叙述,引生的自我阉割隐喻进一步开拓了文学的阐释空间。
  《秦腔》中秦腔戏文经典唱段、流行音乐甚至是街道嘈杂人的声音,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带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空间。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能唱上几句秦腔自娱娱人,或在对话中引剧名、曲牌、或摘引戏文唱词,但新一代的农民陈星已经不会唱秦腔却会弹吉他,《长相依》《好人一生平安》《流浪歌》等流行歌曲在小说中都有出现,贾平凹从清风街的日常生活入手,一点点呈现出生活的变化。夏天智为代表的尊崇秦腔戏和传统文化的这代人也逐渐老去和死去,流行音乐成为了现代文化空间的符号,贾平凹将这样的文化现象移植到《秦腔》中,也就代表着棣花小镇的秦地文化空间在时代发展演进下的更替和变迁。
  贾平凹将戏曲秦腔作为一种置换方式,建立了小说中的过去与新的时空媒介关系。可以说,是秦腔戏文引导小说文本穿越到另一个历史时代,贾平凹努力通过秦腔让无声的文字构筑一种有声的情境,清风街人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秦腔,即便如此,秦腔也无可挽回地衰落了,热爱秦腔艺术的白雪沦落到丧事上去歌唱,这是个绝望的讽刺,白雪无法承担挽救秦腔衰亡的重任,正好与小说“废乡”的主题呼应。夏天智一辈子热爱秦腔,是秦腔最执著和纯粹的传人,白雪在夏天智丧葬时唱的《藏舟》,如泣如诉、如吼如哭,一种死亡的氛围在小说的结尾处弥漫,秦腔是秦人之腔,包括秦人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正在消失,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消逝和传统乡土文化的断裂终结。
  1983年,贾平凹在散文《秦腔》中,描绘关中一场精彩的秦腔,可以使十几里村庄路断人稀。《废都》中秦腔依然是西京文人雅士的话题之一,而《白夜》中秦腔已败落,到了小说《秦腔》,秦腔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已经衰落不堪。《秦腔》以夏天智和夏天义的死来结尾,就富有象征意味,或许,贾平凹并不愿意让秦腔成为故土上的挽歌和绝唱,他的《秦腔》是写作的寻根之旅,但寻根之后,即将面对更大的漂泊和游离。秦腔的没落是乡土文明消失的先兆,是天地变卦的前奏。
  在贾平凹的小说《秦腔》中,戏曲秦腔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贾平凹的叙事方法,让小说有了新意。《秦腔》是把生活整体囫囵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还原并展示了乡土生活的本真面貌,不加任何修饰,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叙事。《秦腔》采取的是与生活同构的艺术表现方式,乡村生活如此琐碎泼烦,因为一曲秦腔才纷纷归位,当代作家从传统戏曲与仪式汲取灵感,迷倒众生。秦腔是一首终曲,也是一首离歌,它与古老的乡村文明一样,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中,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贾平凹写出了处于逐步瓦解状态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吊唁和叹息,也标志着一直被他视为精神家园的家乡故土即将消亡。
  贾平凹利用秦腔诗化、写意的空间舞台,置换了自己对现代性的感悟和思考。作家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做的“挽歌”。《秦腔》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家对社会转型期中农民的生存状态、农村的剧烈变化之深切关怀,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贾平凹借用秦腔的故事在追问,那么具有文化意味的秦汉大地,怎么就不由分说地逝去了。作家以秦腔在当今社会的逐步衰落,暗示了一种乡土社会生命力的衰败,当这种巨变发生在自己血脉相连的故乡,贾平凹的惊惧和绝望是并存的,他的写作是对时代、文明和时间本身进程合理性的反思。
  贾平凹把发源于关中的秦腔融入了商州民间生活,写成了《秦腔》这部小说,以商州寄寓乡土文明的消亡,就像秦腔戏曲一样,雄浑中有苍凉。同时,贾平凹通过写秦腔,自然写出了秦川人性情的粗犷、单纯而且复杂的心境,它弥补了我们因为地域阻隔而造成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学上的短缺,从而拓宽了民族历史认知的视野。“秦腔”是一个有声的符码,象征着秦人的精神和灵魂,贾平凹开宗明义用戏曲种类名称秦腔命名自己的小说,正是挖掘出中国文化的核心,《秦腔》这部小说,体现了“民族的根”与现代视野相结合的新追求,贾平凹正是通过自己的文学创造复活了汉文化精神。
  【注:本文为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贾平凹小说的空间书写与现代性经验研究”(2025YB02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亚丽
发布日期: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