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磨菜刀的老胡
■ 张轩
文章字数:1,141

  前几天,下乡路过汤峪村,见到了老胡,又使我想起了我在汤峪村驻村的点点滴滴。
  老胡,名叫胡长娃,今年刚满六十。说起这个名字,还很有意思。在北方,特别是在我们关中道,过去给孩子起名字只起一个乳名,就一直叫到老了,像小胡变成老胡了,还是长娃长娃的叫。这是因为过去人没文化,不识字,给孩子起名字也就随便起。更主要的是过去医疗条件比较差,孩子不好养活,有些未成年就夭折了,农村人认为给孩子起名字越贱越好,像什么牛娃、石蛋什么的,生命力顽强,好养活。
  我来汤峪村驻村不久,第一次走访,就认识了胡长娃。
  胡长娃是汤峪村四组的低保户,有一个女儿已出嫁,老胡就一个人生活,村里公益性岗位安排老胡做卫生清洁员。老胡家离村委会不远,他会定期到村委会打扫卫生,清理一下生活垃圾以及他们四组部分街道的卫生。
  老胡打扫卫生更是兢兢业业。那天,村上安排全村人在村委会大院进行集中核酸采样,下午老胡就早早来到村委会,找了个偏僻的角落等采样结束打扫卫生和消杀。当天核酸采样结束时已经六点了,老胡戴着口罩,开始背着喷雾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包括办公楼的角角落落消杀了一遍,顾不得停歇,又用脸盆端着清水先把院落洒湿,然后用扫帚清扫,这样灰尘就不扬了。
  看到老胡扫地扫得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水打湿了,脏兮兮的。我和工作队的老杨放下手头的工作,拿起扫帚帮着老胡扫。老胡很感激地说:“看你们衣服弄脏了,这是我分内的事,我一个人慢慢扫,不碍事的。”多一个人,搭把手,就能快些,再说天也快黑了。在我们一再坚持下,帮老胡把大院角角落落都清扫干净了,才回到大院西边的灶房自己动手做起晚饭。
  “到我们农村来,帮我们解决困难,生活也不方便,还要自己动手做饭,真是辛苦喽!”老胡把清扫的垃圾清理完推开我们灶房门看到我正在切菜感慨道。“其实,老胡不怎么爱说话,但人很厚道,也很热情,每次见到老胡,总是很热情地打招呼,村里有啥活动,需要打扫卫生什么的,他总是随叫随到,一个人是默默地去做,很细详。”老杨给我说着胡长娃的好。
  第二天中午,我外出办事回来,在大院东边的水池边看到胡长娃,他正在水池边磨着菜刀。我一看,这不是我们灶房的那把老菜刀吗!老胡见我过来赶忙说他今天没事,帮我们把菜刀磨一下,切菜时也就那么不费劲啦。
  看不出老胡还真是个细心人呀,昨天晚上看到我切菜,就知道菜刀太老了,需要磨一磨。今天就把家里的磨刀石拿到村委会来给我们磨菜刀了。这时,老杨也从镇上办事回来,顺道割了点肉,中午准备改善改善伙食,也正发愁咋切肉呢,看到老胡在给我们磨菜刀,会心地笑了。
  我非常感慨,这就是我们的群众,朴实、厚道、知恩。党和政府为他们所做的,他们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尽其所能地给予回应,哪怕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晚上,我回想起这一段驻村往事,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上面这些文字。
发布日期: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