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用爱擎起一部力作
——读孙扬长篇小说《黑山虹》 ■周养俊
文章字数:2,184

  读完孙扬先生的长篇小说《黑山虹》,我想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孙扬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孙扬先生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了,他克服种种困难,创作了这部23万字的长篇小说,确实令人敬佩。
  《黑山虹》是用爱擎起的一部力作。孙扬先生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家中还有病人,天天料理家务,写作的环境也“极其不安静”,他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写作。战友、同事和亲戚朋友出于关心,都劝他放弃写作,可是他以坚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完成了《黑山虹》的创作。是什么在支撑他的信念和决心呢?是“爱”,是“两个爱”。一是对文学的热爱。他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坚持文学创作60多年,曾在国内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数百万字。退休后,他依然坚持文学创作,痴心不改,先后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多部,并获奖多次。这一切,充分说明孙扬先生真的热爱文学,这种爱是痴迷的爱,是全身心的爱,是一个战士对武器的爱,是一个作家对事业的爱。二是孙杨先生对家乡的爱。《黑山虹》的故事发生在孙扬先生的家乡,或者说是他把《黑山虹》的故事放在了家乡来写。他热爱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充满着真诚、赤诚的爱,爱这块土地上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血肉相连、心心相印。他虽然离开家乡多年,可是他一直对家乡魂牵梦绕,始终如一地关注故土和乡亲们的生存、变化和发展。多年来,他总想用自己的笔把这里曾经发生的重要故事记录下来,分享给读者,让更多人了解家乡。这种爱,是一个游子对故乡、故土的爱,是一位赤子对母亲的爱。这“两个爱”使孙扬有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用之不完的精神动力,这“两个爱”帮助孙扬克服困难,完成了《黑山虹》的创作,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黑山虹》是一部为桑农和纺织工人树碑立传的小说,也是一部歌颂小人物为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的正气歌。山区女子山腊梅继承父亲遗志,组织、团结、带领黑山地区桑农、纺织工开展植桑、种棉、织丝、织布,坚持与地方为富不仁的黑恶势力进行不懈斗争,创建丝织社,发展山区桑植以及纺织事业的故事。作家以娴熟老道的笔法,倾力塑造了山腊梅、申治平、孙明义、水彩莲、刘晓云等一批优秀的黑山儿女,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陕西南部山区的历史、文化、风情、风景,是一部难得的优秀小说。
  读完《黑山虹》,我有以下几点感想和体会:
  一是结构精巧严谨,故事引人入胜。孙扬先生是老作家,有丰富的创作经验,《黑山虹》的故事编得好,开篇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山老汉去世,媒人马上上门给腊梅提亲,山老汉生前曾给女儿腊梅许亲,而腊梅要办父亲丧事,还要应付这些事情,一大堆矛盾一下子把十七岁的农家女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故事怎么发展?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就在人们关注腊梅婚事的时候,腊梅意外地嫁给了年龄大她许多,而且是残疾人的申治平。腊梅进城学艺,本该顺利的返回家乡,半路上却被柳三安“请”到了富豪柳化谋家里。在申治平为腊梅担心焦虑的时候,腊梅又回到了家里。《黑山虹》这种一波三折,丢包袱、设悬念的手法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抓住了读者的心,效果很好。
  二是“以笔描绘桑蚕,以点浓编长线”,精心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黑山人”。有文化、有思想、有主见的山大爷;聪明、漂亮、善良、自强、自立、勇敢、倔强的腊梅;身残志坚、老实本分的申治平;聪明能干、做事踏实、深得乡亲们信任的孙明义;丈夫被拉壮丁、受苦受难的水彩莲;出身富人家庭,却一心想干好事,一生爱着孙明义的柳晓云;有手艺,却满足现状、只求过得去的包兆;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富豪柳化谋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都丰满、生动。
  三是语言丰富,文字平实、质朴简洁,叙述舒缓,如行云流水,自然、生动,写景、写人都很有特色。如《黑山虹》开篇第一段,“山老汉心里甜甜的,转过身,望见从黑山下到汉江边,显现一条五颜六色的弧形彩虹在喝水”。“彩虹在喝水”。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彩虹画,而“喝”又是多么的生动。又如第5页腊梅哭父亲一段:“这个时候,不是女儿不想大哭一场,哭只会越悲痛,会哭湿自己的意志。”这个“哭湿”的“湿”用在这里显得多么的巧妙。还有,腊梅回忆哥哥死亡时的一句感叹,“人活得多么艰难,死的却这么容易。”字面看似十分通俗,饱含的意韵却非常深远。
  小说中的景色描写,文字简洁而又有美感,如11页写黑山,“这一座不高不矮的黑山下,树木葱茏,苍翠欲滴,草丛莺飞,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再如19页写月亮,“皎洁的月亮,挂在浩瀚的夜空,满山架岭呈现的是一半明亮,一半阴暗的夜景。庄前的那座池塘里闪闪发亮,那棵柳树的倒影,在水面里摇摆不定,很有节奏感”。
  写人物的文字亦是简洁而又生动形象,如第7页借腊梅的眼睛写柳化谋,“腊梅望着这位头戴礼帽,手柱文明拐棍,一幅尖嘴猴腮的柳化谋。”几十个字就把一个人物的形象勾勒了出来。
  此外,小说对地方俗语的使用自然妥帖。如第2页“手艺攥在手,天下任我走;不怕二三月,钱粮全都有。”第6页“什么蔓蔓,结什么蛋蛋。”第7页“叫花子烤火,只是往自己怀里搂。”还有第10页“富有,是爱情需要的,但它会摧残真爱的灵魂;金钱是爱情必备的,但它会会玷污深情地真诚。”
  孙扬先生是诗人,他使用文字是很讲究的,读《黑山虹》你会发现许多精妙之处,文字的美,使得《黑山虹》富有了无穷的魅力。
发布日期: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