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妙不可言的梧村河石
■李婷
文章字数:1,435

  走近梧村,都以为最大的看点就是裴圣文化和自然风光。其实不然,如今聪明的梧村人又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出另一张响亮的“河石艺术”名片,成为广西独一无二的新靓点。
  地处广西北流南流江支脉六洋河畔的梧村,与我的家乡沙塘村相邻,有着得天独厚的鹅卵石资源。过去,村民们常常捡来铺路或垒矮墙。随着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低矮的老宅院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凌乱的鹅卵石也废弃无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季节,春雨中的村民,见冲洗干净的红白相间鹅卵石煞是好看,遂萌生出废物利用的想法。他们将这些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设泥泞的街巷,装饰破旧的屋墙,点缀逶迤的池塘,围拢美观的花池,打造成别致的堡垒、石棚,营建出新奇的亭台景观,化腐朽为神奇,把昔日茅屋陋居、残墙断壁换上绝美的新颜。
  游走在“河石艺术”的天地间,不时出现的“河石壁画”让我在新奇感受中,去体味石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石来运转”的壁画呈现在面前时,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纷纷跑了出来。多是水滴石穿、点石成金、坚如盘石、药石之言、炼石补天的褒义词,以及玉石俱焚、飞沙走石、石破天惊、心如铁石、安若磐石、他山之石、铄石流金、焦金流石、柱石之坚、人非木石、铁石心肠、石火光阴的中性词,几乎见不到“鸡鸣狗盗”之类的贬义词。由此可见,梧村所彰显的河石文化不仅仅是艺术,还是坚定与永恒精神的载体。墙壁上这幅人与树木所构成的和谐图案,以“石不能言最可人”的经典寓意,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伟大人格,亦蕴藉着引人深思的妙意哲理。于此咀嚼着《泰山石敢当的故事》《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石头汤的故事》《木鱼石的传说》等民间经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面对着异彩纷呈的鹅卵石触景生情,让我浮想联翩出国外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说的是有个商人被合伙人算计,欠下一大笔债务。其实,合伙人是看上了商人的女儿,想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逼其女儿就范。他从水池里捡出两颗黑白鹅卵石,放进不透明的布袋,告诉商人女儿,如果先拿出黑色石头,债务就一笔勾销,反之,就必须嫁给他。这看似公平的选择,实际上,狡诈的合伙人早就掉了包,把鹅卵石全都换成了白色。商人聪明伶俐的女儿,伸手摸出一块,但她并没有摊开手掌,而是将鹅卵石掉入水池,由于事出突然,加之石头滑落速度快,没人看清是咋回事。
  商人女儿说:“虽然不知道我摸出的是黑的还是白的,但只要看一下袋子就清楚了。”不用问,里面肯定是白色的,于是按照约定,合伙人放弃了债务。商人女儿用机智保全了自己,也为父亲解了燃眉之急。回味着这则“鹅卵石思维”手段,这种摆脱逆境的最佳方式能不受到启迪吗?
  置身于美丽的梧村,感知着诗情画意之创举,大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感。且不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对石头的解读,仅仅唐代诗家就异彩纷呈出诸多事理。诗魔白居易深谙“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的滋味;诗仙李白胸怀“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情趣;浪仙贾岛拥有“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的洒脱……刘禹锡、王维、刘方平、李贺、孟郊等唐代诗人,无不以诗情韵律抒发着各自对“石头”的无限情怀。试问,而今伫立于此的我,除了“啊,真美!”“噫,绝妙!”的感叹,江郎才尽、词穷墨尽的尴尬表现,还会有什么呢?
  梧村人点石成金的美丽新说,用鹅卵石建成了小菜园、小公园、小池塘、小城堡、小围栏、小景观、小石桥、小拱门、小盆景,以及用鹅卵石拼出来的创意文字、花草鱼鸟画等,如同一颗颗珍珠镶嵌于此。将充满意趣的艺术元素,把村庄装扮得绚丽多姿,如诗如画。露天“河石艺术馆”的呈现于世,岂不是发人深省的吗?
发布日期: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