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剪贴窗花绘美景
文章字数:2,577

关中西府一带的乡村,进入到腊月、正月的春节后,年气越来越浓,那节庆的热闹氛围无处不在。只要你走亲访友,不由会被家家户户门窗上的各种窗花所吸引,昭示出一种欢乐吉祥的生活图景。
窗花,即为剪纸的一种形式,又叫刻纸,源于农耕文化流传下来的特色艺术。它的特点是单纯、明快、朴素、刚健而富有装饰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能唤起每个人情感流连的美妙之处,窥视出农村生活、地理环境、生产特征以及社会习俗等风貌。
话说植根于西秦大地上的民间剪纸,源远流长,品类繁多,遍及乡村,相传其艺术约始于秦汉。凤翔县民间传说记载,当时秦都雍城,隐士萧史不光会吹箫引凤,剪纸也是第一高手。因而得到了秦穆公的赏识,便把漂亮的女儿弄玉许配给他。萧史百样精通,给心灵手巧的弄玉传授剪纸,她马上就能心领神会,便用窗花把皇宫中装点得花花绿绿,增添出了无限的喜庆色彩。
据考证,凤翔、岐山、扶风等三大县,剪纸窗花沿袭了20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到了隋唐以后,民间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例如《采胜》诗写到:“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此诗逼真描绘出了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花鸟草虫的动人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还有了专业化。到了宋元明清时代,剪纸达到了高峰期,而后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中来。每当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什么霉气之事。
剪纸艺术发源于民间,可谓薪火相传。其种类和形式有以下四种:首先是阳纹剪纸,在民间多采用这种形式。它画面清晰、集中,制作方便,只要剪刻去空白,留下黑线和面即可。同时阴纹剪纸,它和阳纹剪纸相反,剪去黑线和面,留下空白即可。其次是对称剪纸,将纸对折,刻剪好后再翻开,画面对称。对折的中间一定要有连接性。最后是连续剪纸,先将纸裁成长条,折叠起来后画出一个部位的图案,阳纹的刻剪去空白,阴纹的刻剪去黑线和面,翻开后画面就成了连续的图案。
从古到今,在农村往往判断一个女子的心灵手巧,就看她能否剪得一手好窗花。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剪窗花技巧又很复杂,主要有即开剪和刀剪,以剪为技,以刻为术。开剪有自由式、折叠式、重叠刀刻式,制作图案分卷描绘和烟熏等工艺。窗花的剪刻形式突出就有四个技巧: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范围面较广。二是套色剪纸,一般用于古代宫廷、商铺子的大窗户或厅堂以及门面的窗户。三是浮雕剪纸,它将剪刻与纸叠工艺融为一体,风格别具。四是彩色窗花,彩色窗花又有染色和衬色之分。染色窗花最为出名,先刻后染,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出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达到无可比拟的程度。
如今走进新时代,仍然可以看到那一叠叠五彩缤纷的剪纸窗花,在春节与古会上,家家户户,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窗户上,均贴满了窗花,千姿百态、色彩鲜艳、图案迷人,让人遐想联翩……在老百姓生活中,每当男女婚嫁之时,主人总要邀请来善剪艺精的能工巧匠,装点洞房,顶棚上的贴花,炕墙壁上的红双囍以及龙凤图案,鸟禽兽蝶,花卉果树,桃红柳绿,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还有那方块菱角形镶嵌的大红双囍、瓦当、“十”字提携的“四季平安”烟格图案,纹饰细腻,做工精巧,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催生得门窗开花。
在各种各样图案里头,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色彩浓郁,可以说美不胜收。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之际,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红火热烈。现在的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乡村女孩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用来品评女子家庭教养的一个标准。以至最后锻炼得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才算巧女子。她们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把生活百味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回味无穷。
我曾研究过多年西府民间窗花,珍藏了许多,不由琢磨深究,它题材多样,常见者就有300多种,无所不包。在古代以花草瓜果、飞禽走兽、戏剧人物最为多,现代则取材各个领域,诸如乡村建设、保家卫国、六畜兴旺、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等内容,非常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些已经由平面发展成为立体造型,如民间的“龙王爷”“花老虎”“土地爷”“金肥猪”等生肖类就是生动鲜明的例子。每到春节前后,县城大街小巷、乡镇街头,还有不少巧妇摆摊设点,一则是供不会刻剪的爱好者选择购买;二则进行民间艺术交流,相互学习,求得长进。可喜的是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在振兴乡村文化发展上,有些县文化局(馆站)还经常性举办剪纸艺术表演,展览评选和参观交流活动,剪纸工艺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创新和发展,取得了新水平,从而也激发了一股创新的艺术力量,就连自古以来男不拿针持剪子的男子汉们,也加入到了剪纸行列,不断进行练习,成为了行家能手,简直神奇极了!他们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鸡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其艺术水平照样达到了天真浑厚,朴实生动,艺高一筹的境界。
窗户花开在春节,形成一大文化景观。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贴窗花装饰居室环境,就成为民间过节喜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它还与立春节气有着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并还有唐人崔道融描述剪贴宜春活动的诗句:“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传到宋代,宋人晏殊的“青幡乍帖宜春字,翠旆初迎入律风”的诗句,都与剪纸窗花有关,也让剪纸艺术走进现实生活,激起了人们心花怒放之情。
带有泥土芳香的民间剪纸艺术,外行看似简单,其实剪好一副窗花,非一日之功夫。这些年来,我经常回乡下过年和采风,屡次看到不少拜师学艺者刻苦学习剪纸艺术,让人大为惊叹。他们剪出的一幅幅灿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时代变迁、美好愿望表现得活灵活现,将春节装点得红火华丽、喜气洋洋,生机勃勃,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幸福愿景。除此之外,还让窗花以富于想象,结构严谨,做工精细,概括夸张极其强烈的生活艺术气息,引起了全国各地和许多外国友人的青睐。更有甚者,有的民间剪纸高手还被邀请到国外参加各种美术艺术博览会,现场进行表演,并以精湛高超的技艺,让外国观众和当地华侨拍手叫绝,为国争得了荣誉,让民间艺术瑰宝传到了海内外!
发布日期: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