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涛声依旧满天山
——怀念著名作家周涛先生
文章字数:1,638

  ■ 杨科社
  小雪乍过,寒流来袭。周末上午阴转多云,我应约携朋友一道,去西安城外看望原兰州军区一位爱好诗书的老首长,惊悉原兰州军区驻新疆创作组主任、新疆文联兼作协原副主席,一级作家、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先生,因突发心梗,于11月4日在乌鲁木齐猝然去世的噩耗,不禁喟叹!
  归途中,顺路返回单位大院,打开电脑,凝视网络上周涛生前身着戎装的一帧照片,双眸明亮有神,仿佛漾动着天山晶莹的雪水!遂心潮起伏,拟俚句《缅怀西北军旅作家周涛》,权作心香一瓣,谨献给周涛先生:
  云垂长安传噩耗,新疆作协失周涛。
  军旅文坛折梁柱,三晋才子天山骄!
  三十年多前,我在甘肃驻军某部政治机关工作,那年的西部军事演习大获成功,周涛在《解放军文艺》发表了现场纪实报告文学《沙场秋点兵》,初闻周涛大名,如雷贯耳!彼时,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西北军事文学》等报刊,我常读周涛作品,或纵横驰骋、大气磅礴,或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或淋漓尽致、起伏跌宕,名副其实、令人折服!那些年,陆续从收音机里聆听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名家深情朗诵的周涛散文《猛禽》《父亲》《一匹可爱的猪》《麦子》等。我从中听出了勇士的机智与果敢,领悟了战士永往直前的精神,宛若对视了雄鹰高瞻远瞩的目光,也体会了作家内心深处温馨的骨肉至亲情、胸怀别样的诙谐幽默感!
  故乡,或许是失意人最后的归宿。不久,我因故由陇调秦,并且有幸参加了原兰州军区举办的新闻培训班学习。听罢有关周涛文学作品的介绍,随后又从战友处搞到周涛所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秋风旧雨集》,又从另一战友处借来周涛的游记散文集《牧游长城》,抑或似滔滔黄河奔流不息,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抑或若仰望云岭雪峰,高山仰止,景行景止。
  有一年,周涛自新入秦采风,《西安晚报》迅即发表了专访《西部诗人莅古城》,对周涛先生作了专题报道!我遂在西安钟楼新华书店购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仔细阅读。九年前的一个初秋,我乘机飞往兰州出差,参加由国家商务部进出口管制局举办的相关业务培训会,特意寻购周涛与梁衡、杨闻宇等当代散文家的著作数夲,珍藏至今,抽暇翻阅,受益良多。
  近年春节小长假前后,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循环热播,古典诗词连续几度风靡九州,我在《人民日报》又读到了周涛撰写的随笔《诗是要朗诵的》一文,深受教诲与启迪!就在前几天,晚上下班回家,我还在灯下捧读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周涛散文选集》。作为文学爱好者,窃以为:西北军旅文学界,我崇拜的散文家当数周涛与杨闻宇;晋籍散文家中,我敬慕的是梁衡与周涛!那位年逾耄耋的老首长说:在中国文坛,周涛与余秋雨曾共享“南余北周”的美誉!
  三十年前的那个金秋,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会同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疆军区政治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等军地八大单位,在乌鲁木齐联袂举办了军旅作家周涛作品研讨会暨朗诵会,与会领导和军内外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经媒体传播,名盛一时!周涛,也曾与章德益、杨牧三位一体,并称“新边塞诗”三大诗人。
  周涛出生于晋、发蒙于京、发韧于新,儿时随军,由晋入京、迁新生活,从新疆大学毕业后,先后务农、从政、从文,再携笔从戎。二十岁出头,他便以《天山南北》一诗名誉天山南北!三十岁出头,他应征特招入伍,专事文学、创作诗歌!四十岁出头,他又华丽转身、改写散文,硕果累累!七十岁出头,他又创作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西行记》!可是,当他还在继续准备或者已经着手创作第二部小说的路上,一颗智慧之心却忽然停止了跳动!周涛说过,一个人一生只能干一件事情。他九岁随父母迁徙新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历时68载,依然驻守新疆,青年之后始终奋斗于文学战线。他的一生,正是热爱新疆、热爱文学的一生。周涛人虽走了,而他精心创作的经典作品和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犹在,并且永远活在我等广大文学挚友的心中!
  倾注天山涛涛雪水,书写新文巍巍昆仑。尊敬的周涛先生,今夜,让我再仔细地读一读您的生平和您的美文!
发布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