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在乡愁中发现人间之美
——白来勤散文集《乡愁扯不断》简评
文章字数:2,351

  ■ 叶柏成
  从古至今,在我们华夏大地上,写乡愁的文章、诗词等,抒发对生育养育自己的故乡无限感慨及浓烈的思念情愫,可谓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想要推陈出新,绝非易事。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一文中说,感人之心者,莫先乎情。看来最能打动读者的文字,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最纯粹真挚的情感,最真切的体悟,最真实的感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作家白来勤先生散文集《乡愁扯不断》(以下简称《乡愁》)就是作者用自己真诚的笔墨,追溯到那些自己经历的过往、童年成长的插曲和片段,让那些人和事,在作家记忆的脑海中一一复活,如同过电影一般,进行自由切换、局部特写艺术等处理,从而,让那些汩汩流淌、真情丰满的文字在洁白的纸上,一一呈现。作者动之于心,发乎于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让读者在情感的殷殷召唤下,发现人性在困苦,艰难,绝境中,凸显昂扬向上的精神质地,发现人性中爆发的内在之美、事物当中的倔强之美以及生活之中的香甜之美。
  打开白来勤这本散文集《乡愁》,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作品《大姐,上苍安排给我的“妈妈”》一文(以下简称《大姐》)。当我按捺着怦然的心跳,随着作者从容自如的文字叙述,方才知道了作者成长的苦难史。童年的“我”是何其不幸,小小年纪,就失去了母爱;年幼的“我”又何其之幸,苦难的童年,就得到了大姐像母亲一样,为自己遮风避雨,过早担负起照顾弟妹的责任与爱护。作者在赞美大姐伟大无私奉献精神的时候,没有直抒胸臆地描写个人情感,而是通过生活琐碎事物的一一呈现,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来体现大姐身上的内在之美。
  翻开近代历史看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在古城西安东郊的灞桥区农村,不少人都是靠卖血养家糊口或者为自己儿女缴纳学费等。在对《大姐》一文中的赏读中,我看到大姐通过卖血,来实现幼小弟弟的愿望;通过在北风呼啸、冬天的极寒之夜,大姐如母亲一般,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大姐辛辛苦苦,用滴滴汗水赚来的钱,来满足“我”的馋嘴等这些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令读者无不感动于大姐这一形象,她简直就是美的化身。在寒冷与温暖,凄苦与温馨这些场景的强烈对比中,作者把大姐的爱,上升到母亲的爱,让催人泪下,感人心弦的故事,将情感巧妙过渡,由姐弟之爱,过渡升华到母子之爱,显得那么自然而贴切,这种升华的大爱情愫,不做作、不牵强,叫人心服口服,叹为观止。
  在《乡愁》这本散文集中,读者在作者娓娓道来的生活庸常往事中,总会目睹到作者擅长用他明察秋毫的眼光,用他易于被美所感化的敏感心灵,捕捉生活中闪光的瞬间。这是作者长期发现美、歌赞美的高度自觉性所养成的良好习惯。譬如作者对《黑姑姑》中“远房姑姑”先是有排斥惧怕的心理在作怪,继而是涌起内心的钦佩之情,亲近之意;譬如在《广福老汉》一文中,作者对“广福”整治顽童的幽默方式,“父亲”最后对“广福老汉”儿女举办老人丧事的中肯评价;还有在《四姐娘》一文中,作者对这位“远房叔母四姐娘”写到,她虽然容貌不太美,甚至有些丑陋,但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行为举止等叫人肃然起敬。作者通过先抑后扬、强烈反衬的艺术手法,让读者透过表象看本质,在其貌不扬的外表包裹下,我们看到了“远房叔母四姐娘”那金子般闪烁、金子般高贵的内心。
  在这本散文集中,读者可以透过细读,漫读,时时处处,无不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律动、对生命的倔强之美的感慨与颂扬。譬如,在《千年不朽胡杨林》《激情洋溢五棵柳》两篇作品中,作者通过客观事物胡杨、麻柳面对艰苦环境不屈不挠地顽强生长,彰显生存的勇气,升腾起作者对倔强生命的敬佩与赞美的主观意识,那种敬畏生命不向恶劣环境妥协、不向曲折坎坷遭遇弯腰的精神气质,无不昭示了作者对遭遇逆境中卓然而立的生命怀有的那种向往之情、敬佩之意和热爱之心。
  作家白来勤先生在他的散文集中,除了带给读者人性的内在之美、事物的倔强之美,还有生活的甜香之美。譬如,我们可以在《那碗令人垂涎的红肉煮馍》和《浆水鱼鱼儿今昔味》的文字中,感悟到在艰难岁月里,清贫生活中的那些种种不易,可以感悟到人们对美食“红肉煮馍”的无限期盼,还有对今天幸福生活应该如何倍加珍惜的思索;《面皮儿的诱惑》则向我们道出了在特殊的日子里(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情感、互相理解、相互包容与彼此真诚的祝福。口福虽可以分享,但安全健康则是第一位的。作者借用对美食“面皮的诱惑”,道出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在遭遇恶劣因素的侵袭下、在繁杂的环境里、在庞大的社会体系中,人们对政策应有的理解、高度自觉的民族素养以及政治站位,无不辐射出东方文明古国、华夏儿女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甘苦与共的强大意志和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通过对拒绝美食的诱惑,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那就是对任何事物表象呈现的美或者丑,都可以通过人物对事物个体的主观感受,辩证的看法,个人的修养,以及对该事物所持有的情感态度,观点和主张,都会让客观事物的美或者丑,无限放大和缩小。通过反话正说,或者正话反说,使其产生强烈的写作效果,让读者在津津有味的阅读与品鉴中,产生极强的感官享受、感官刺激,以至收获心灵快感与精神慰籍。
  在散文集《乡愁》中,我们可以随着作者质朴文字的叙述与描写,通过作者对过往经历的琐碎事件的一一呈现,无不感受到作者这个生活的亲历者、现场的记录者、生活的发现者饱含深情地对人、对物所挖掘的各种美,都通过文字十分恰当的表达出了愉悦身心的魅力。这种魅力是具有个人贴心的温度与真实情感的,让广大读者在阅读中同作者一起,体验着那些虽已远去、却依然闪耀在沧桑岁月中那些似水流年的人间大美。这种人间大美,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我们必须对这种大美无限地加以发扬和传承,因为它既是支撑起我们民族勇往直前的坚挺脊梁,更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有力支撑!
发布日期: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