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西北之行
■ 望书茶

  我总以为,西北是我大学毕业后不愿再来的地方,可能是既往局限认识里的偏见吧。高考的失落,局限的大学生活,总是这么单调乏味,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直到研究生入学那天,才知道自己的生活一片空白。
  此次西北之旅是那么的自然而突然,当时只是笑笑,作为晚辈的我,援外应该是很遥远的事。突然有一天,主任来了电话,说明了来意,我一激灵,没有意外也没有诧异,觉得很好,感谢领导的赏识和提拔。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也有些许担忧,忧虑来自多方面的。虽然忧虑,但也兴奋,忧虑的是自己还没有成长到能独挡一面,兴奋的是,领导的看重和赏识。
  我是不是算是再次回乡呢,我觉得应该是的。三江源头,悠悠的青藏高原指引着我努力向上,“志比昆仑,学竟江河”的校训激励着我不能停下犹豫的脚步。我没有张扬的表明自己的回乡身份,我觉得自己应该像皑皑昆仑山脉,绵长而低调,在别人忘记你时,突然发现,你是那么雄伟。
  飞机近两小时的行程,像梦一样。原以为不会也不愿再次踏入这荒沙之地,看着云端下逐渐荒漠的山川,我已确信,我确实是再次回来了。过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踏上海东这片热土,下午六时的风沙还是那么熟悉,它也再次告知我,我回来了。
  山川异域,这里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未变的是青海人民的热情依旧。感受了西域风情里的扎西德勒,也享受了青稞酒里的热情奔放。
  循化,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大学时最了解的应该是循化的名吃——面片,印象里还有临床系里常年戴着纱巾的那位撒拉族同学。从同学口中,对撒拉族的文化略有了解,由于未作深入研究,也就是知道而已。没有想到的是,十多年以后,在我认为,自己再也不会踏入青藏高原这片热土的时候,我还是回来了。十多年前,青海培育了我,让我从一名懵懂的医学生,优秀的从青藏高原里走出来,成为一名临床医生,现在,也是反哺在这里生活五年的地方的时候了。
  我总是不能对未来作更好的期待和期盼,我也无法预测未来何去何从,但是,今天我回来了,山还是西域荒漠的山川,水还是清澈见底的黄河源头,唯一变化的是,已步入中年惶惶无一成就的我。看着这西北风土里的山川,心里略感孤独,像这静默的青藏高原里的群山,凄凉而寂寥。这寂寥在无暇的日光里,刺骨而又明朗。随着逐渐清晰的黄河两岸,汽车逐渐的向陡坡下行驶。这一路连续的下坡,从查阅的资料里得到了证实,这里海拔并不算高。
  萨拉,源自西域穆斯林的一个分支。近期在追剧成吉思汗,原来,他们是受到成吉思汗的恩惠,几百年前驻扎在这里的。这也让我对这里有着更多的了解。下车的那刻,这里的风景很美,没有西域里的荒凉,没有西北风里的黄沙漫天,这里黄河水清澈见底,这里的日光,明媚无暇。
  我还是诚惶诚恐的,总是不能很好的对未来有很好的期待,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再次异乡为乡,我还能有少年时的拼搏和努力吗?我还能一如既往的艰苦卓绝吗?我总是在拷问自己,也怪自己能力所限。
  每次,我都反复的向上级领导请教学习,也是默默的给自己打气。我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专家,我也是来交流学习的。无论进步和学习了多少,这都是人生的二次经历,是对自己的锤炼,也是对自己的肯定。
  漫步在循化县黄河岸边,微风徐徐,温暖和煦,而唯一让我伤心的是前段时间的标书未中。当知道消息的那刻,所有的期待化为乌有。看着东去的黄河水,夜色也显得那么惨白。我努力地抖了抖心情,回想着近期失败的缘由,怪自己吧,嗯,能力有限,做过了也就够了。
  坦然了,我也就表明了自己大学在这里求学的身份,无所谓失败或者荣誉,而是勇于面对现在的一切,既然来了,这里也就是再次磨炼和升华自己的地方,这里,七月正好,但愿来年清风,已是轻舟万里。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