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波光云影里的港务区
家乡秋景
像柳青一样宣讲书写在田间地头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乡秋景
■憨仲
家乡的秋,是澄澈的、透明的,什么都无遮无掩,一览无余。孩子们的心,天真无邪,清白的像张空纸;乡亲们的胸怀,通透淳朴,没有几多弯弯绕;湛蓝的长空,一望无际,掠过的羽灵清晰可辨;浑浊的水湾,一改面目,清澈见底,游鳞历历可数;拥拥挤挤的田野,空旷裸露,把心胸敞亮着……
“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我在背诵着课文,狗妮儿仰望着湛蓝的天空,用指头点划着“一只、两只、三只……”。领弟扑捉着蚂蚱,柱子寻找着灯笼棵,铜锁呢?属于享受性,躺在地瓜秧上看白云变幻。一会儿像奔腾的白马,一会儿似美丽的天使,一会儿又如温顺的绵羊。变化万端,神奇绝妙。
家乡的秋,是最丰富的季节。既有着缤纷落叶的无奈、稍钱跌落的死寂,也有着硕果累累的喜悦、金菊傲霜的豪迈,还有着清丽明净的冰盘、澄澈可鉴的秋池,以及普照大地的艳阳、舒爽惬意的清风。天公丹青了山峦,骚客诗意了田陌,乡人点燃了炊烟。
花好月圆的中秋,南邻狗娃与北舍二妮,无需再到处“藏猫猫”,春天的柔情,躲在村机井旁;夏日的激情,演绎在高粱地;眼前季节终成正果,爱情的结晶已悄然隆起。瞧二妮那笑成菊花的脸盘,是看到她的最美、最开心光景。爱情酝酿成亲情,是村上青年人所希冀的。瞅着狗娃媳妇倚在家门口,那陶醉的神情,让同龄人羡慕的要死。
南邻北舍的爷爷们背靠南墙跟,不住“吧嗒”着旱烟袋,享受着人生清闲、悠然的慢时光。他们明白,用不了多久,一场秋雨之后,接踵而至的将是寒冷,老年人最难熬的日头。许多爷爷们就是在这“节骨眼”谢幕的,为我挡风遮雨的家严,也是在走完人生旅途,于暮秋当口驾鹤西去的。天道轨迹,瓜熟蒂落,谁也没有办法。
“大人盼秋,小儿盼年”,是村人谁都会说的俚语,个中道理不言而喻。秋天来了,大人们再也不为吃饭而发愁。这时候,乡亲们会把葫芦瓢盛满粮食,还特意冒个尖,抓紧把春天借人家的粮食送去。乡亲们挂在嘴边的话是“常借常还,再借不难”。这话虽不多么高深,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娘说:待人要像秋阳,温暖点;做人似长果,诚实点;处事若秋水,清亮点。俺记着哩。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