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陕西省政协委员丁小军:
医疗3D打印产品应纳入收费范围
    本报记者 庞玲玲
    提到3D打印,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3D打印机能打印出你想要的食物、玩具……事实不止于此,3D打印技术如今已经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比如在医疗领域。其应用规模仅次于工业领域,是未来发展最快,市场最大,受众最广的诊疗技术。医疗3D打印临床验证成熟,然而相关市场尚处于早期阶段,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因此,陕西省政协委员丁小军认为,快速布局产业应用,打破行业壁垒,将是陕西省一次难得的产业发展机会。
    丁小军指出,尽管医疗3D打印技术已经成熟,但实际应用推广缓慢,主要原因有,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医疗3D打印技术应用的具体规定。这导致医院无法将3D打印骨骼模型、截骨导板、植入体等列入收费名录。个别病例必须应用3D打印相关产品时才由患者自行联系定制生产。相关监管措施的缺失,也给行业发展带来极大隐患。
    同时,3D打印技术在医疗行业应用技术标准制定相对缓慢。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安排中华医学会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学组牵头制定。在2015年“3D打印骨科模型技术标准专家共识会”上完成了初稿讨论,相关内容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由于在医疗行业应用方面还没有具体支持措施,陕西省医疗3D打印技术应用落后于其他省份。目前,许多省份都在加紧制订医学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规范、标准和政策。湖南省发改委与卫计委在2015年即联合发文,同意“3D打印手术模型医疗领域应用试点收费”,今年更是加快了抢占新型市场的步伐。
    丁小军建议,医疗3D打印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由陕西省卫计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成立医疗3D打印专业委员会(或工作委员会),加快制订医疗3D打印推广应用规范、标准、政策等规定,形成产学研监管协同推进,确保陕西省医疗3D打印地方性政策制定更加高效、专业、合理,从而既促进陕西省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同时,将医疗3D打印产品正式纳入医疗收费范围。将医疗3D打印模型及3D打印辅助医疗治具列入一、二类医疗器械范畴,由省药监局、省物价局和省人社厅等部门审批,加入医疗采购目录并纳入医保。对临床应用成熟的医疗3D打印模型及导板统一定价,为医疗3D打印进入医院收费系统提供依据。
    鼓励医疗机构引进医疗3D打印技术。在政府投入中适当划拨专项资金,对有条件开展医疗3D打印产品应用的医疗机构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以用于3D打印相关基础建设。
    为了将陕西省相关企业做强做大,建议政府重点支持医疗3D打印产业化项目,设立专项产业化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发展。陕西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尤其是医疗3D打印产业化前期投入较大,收效滞后,政府可以设立专项产业化项目资金进行前期引导支持,在品牌推广、团队建设、市场推广、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支持企业成长。
    建立国家级医疗3D打印产业示范区。在西安高新区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内设立国家级医疗3D打印产业示范区,以医院需求、高等院校人才支撑、企业产业增长点、政产学研用等合作为核心,争取国家支持和资源投入,逐步形成医疗3D打印研究实验基地和产业聚集区,促进产业发展。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