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十八岁
文章字数:3,326
  过了暑热的阴历四月二十日这一天,王赵晨就满十八岁了。十八是一个有力量的数字,比如,十八罗汉个个肌肉饱满,积蓄着神力,随时可以爆发,一动念又能生发出百万的劲道。以力增力,十八真的是一个好年龄。
  别看十八岁的王赵晨,生长的有一米八五的身高,鞋穿四四码,走起路来虎背熊腰。但刚出生的那一天,弱小的就像一个小老鼠。脸上的褶皱挤成一团,粉嘟嘟的,全部的注意力就是不停的吃奶。过了几天,他就用亮晶晶的眼睛在襁褓里四处打量着这个世界,亮光的地方会吸引他去探视,出现小孩子的环境会让他兴奋高兴。关注的视角细小具象,颜色声音多彩柔和,心灵敏感纯善。
  孩子小的时候主要是顾嘴。王赵晨由大力的喝奶变成了努力的食饭,可能是遗传的原因,逐渐的尤喜吃肉。分分钟钟一大盘排骨不见了,吃棍棍面须弭间填进肚子,只要是吃的风卷残云战斗力极强。胃口好个头便比同龄小孩高壮一些。到了幼儿园从来不吃亏,但也不惹事,和小朋友们和平相处。做的手工每回也是积极交给老师,从小养成了按规则做事,不乱不拖不废。
  上幼儿园时,妻子最初是用自行车接送。从小区到学校约三里路程。道路倒也平坦,却是风雪无阻。那时我在山西工作,无力照顾孩子。身体单薄的妻子每天蹬着单车,后座上坐着王赵晨。一回,朋友蒋团谋给在山西的我打来电话,说,嫂子刚才骑车子不小心摔倒了。我闻听后很着急,给团谋说,兄弟,你把你嫂子扶起来。团谋给我宽慰,哥你放心。我已经扶起来了,嫂子和娃都好着呢。当时天正下着大雨,路上一片泥泞,妻子带着王赵晨去上学,车子打滑连人带车倒在了大路上。倒下去的一刻妻子用身子护着孩子,车子和孩子却压在了她的身上,孩子毫发未损。
  到了小学四年级,别人家的小孩都在培训机构补课。我和妻子商量给王赵晨也开始补,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每周六妻子开着一辆奥拓车拉着王赵晨到西安的补课班上课,孩子进了教室,她的母亲没地方去,夏天用双脚丈量着太白路的每一寸土地,冬天气候寒冷,只好一个人蜷缩在车里等。母子们进行着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辛苦过程。那个时候,我在终南山的楼观台工作,王赵晨和他母亲又常常过了渭河赶到楼观和我团聚。后来多亏贵人相助,费劲周折把妻子调到了西安。妻子调过来了,孩子却还在原地。离开原来小学时,我带着王赵晨回到他的班级。学生们正在上课,见到王赵晨回来了,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纷纷站起来,摇着手和王赵晨打招呼。王赵晨给老师鞠了一躬,给同学们也鞠了一躬,就离开了他生活了十年的城市。
  原学校的转学手续办好了,眼看着开学了,但在哪个小学插班却还没落实好,妻子躺在床上,眼泪长流。我茫然地走出家,四处继续寻找着愿意接收王赵晨插班的学校。
  多方求人把王赵晨才安顿在东门里的一所老牌小学。到了班级后王赵晨不熟悉环境,老师让买一本书,他问同学在哪里买。一名好心的同学说,可以帮他买。王赵晨把五十元交给同学帮他代买。结果好几天这名同学没来上课,拿着钱打游戏去了,把王赵晨给骗了。大城市的套路似乎确实多,让小学生也给学会了。王赵晨情绪倒也稳定,没有和这名同学发生冲突。
  小升初摇号的第一年被王赵晨赶上了。王赵晨像发动机一样开始强化培训面试技巧,坐姿、面部笑容、着装、语速……一遍遍对着镜子练。看着看着,我恍惚发现,王赵晨不是孩子了,就像是一名面带讪笑,极力讨人喜爱世故的大人在卖力的表演社会。严密的规则和程序让我们的孩子不像孩子了,意义何在?
  孩子上初中和妻子上班都在高新,房子就买在了高新。这么多年他们母子俩之前跑的路太多了,现在该我多跑了。家后面就是王赵晨上学的地方,家前面步行五分钟就是妻子上班的地方。从那时起我们仨才真正在西安安顿下来,费了整整十年的光阴。
  到了初中的王赵晨明显懂事多了,但心理、情绪也敏感多了。天天晚上点灯熬油练题写作业。妻子使出浑身解术夜夜给与辅导,起初和风细雨,随着题型的深入理解,母子间天崩地裂,风云突变,一间斗室仿佛出现了地震,摇晃的正在酣睡的老父惊厥起身,观察“战情”。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胡思乱想,现在女生也大胆敢说敢为,动辄可以给男生递纸条表露心迹。他们有自己的交流平台,一个电话手表都有几个群,里面谁爱谁,谁又把谁心伤了,朦胧的萌芽的情感像流水一样随意给这个世界淌泄。孩子们所谓的“爱”来的快,也去的快,大人们其实不必太过紧张在意。
  王赵晨喜欢打篮球,初三没时间运动。他提出给自己的卧室安装一个微型的篮球架,我们立即照办。放学回家他就一个人拿着小号篮球,在自己的房间释放运动。几个月下来球技没感受到有多少提升,个头却大幅增长,一次次进到父母的房间撒娇卖萌,人快要挨住门框了,强壮的个子,粗大的手脚,早超越他的父亲了,但一看脸上突出着纯稚的青春痘,还就是一个孩子。
  我和王赵晨这么多年交流的很少。在旁人面前我口若悬河,能说会道,似乎有很多的人生经验可以和人分享。在自己儿子的面前却始终说的少、教的少,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甚至认为人世间的道理,王赵晨会随着年龄和身高的增加而增加。其实这样想是错了,有多少英才都是被父母和学校教出来的。让孩子自己去悟,往往走了弯路,有成熟的经验还是想传授给后人。
  这一点妻子就比我做的好。她可以陪王赵晨打篮球、羽毛球;她可以和王赵晨像伙计一样聊天,可以一起做板报手工。而我在家里就在一边心里很稳当看着他俩,从来不会参与进来。王赵晨从来不敢和我开玩笑。有时他想打闹一下,往往是他打她妈,她妈就打我,我又去打他。我对父亲这个角色一直是严肃庄重,不容轻慢的。有必要这样正儿八经吧,或许我太死板无趣,把自己包裹的过于严实。像是活在古代的父父子子里头了。
  作为一个父亲,生下王赵晨之后,到底给了他什么?是优渥的生活环境,还是良好的教育条件,这些真的是最重要的吗?精神的高贵,心灵的坚定和洁净都需要爱的滋养和浇灌。
  每天回到家在昏黄的灯下,王赵晨在我的身边穿梭不停,时而要喝水,时而上厕所,时而和他母亲打闹一会,时间真的很神奇,把一个小小的生命拉长成高高的太阳光。这个生命在这个家庭生龙活虎,一天天眼看着要成为家的掌门人。而父母一天天的身体臃肿,小病疾慢慢的探头探脑而出。大树的年轮一圈圈循环层出,新的年轮永远比旧的年轮又圆又大。天增岁月人增寿。自然界、生物界生命的规律似乎极其相似。我的曾经强大的父母在我面前越来越不自信。妻子和我也越来越在乎王赵晨的感受,只要有关他的件件事情好像都要商量一下。恍然间我突然感到王赵晨即将会超越我。
  去年,有去南方工作的机会。待遇、职级都要好一些。和妻子商量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妻子最后说,你实在要去,你就去。说完眼睛湿润了。这下把我弄的没主意了。便把王赵晨叫来,听听孩子的意见。王赵晨静静地听我说情况,然后问了一句,爸,你去那里考察过没?我说还没有。王赵晨接着给了一个建议:你应该去看一下再说。哎呀,我突然感觉这个建议好,百闻不如一见,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
  于是我就去了一趟南方,实际看了一遍。了解了很多现实情况,最后做出科学的判断。人在事中迷,旁观者清。王赵晨沉稳的思维,给我上了一课,不服不行。
  上了高中的王赵晨每晚十点半放学,回到家还要继续写作业到十二点。王赵晨独坐斗室,以精进的状态不停地攀登知识的山峰。一遍遍复习强化,笔尖流淌出的解决问题的答案,一个人挥舞着大刀要砍去自己身上的惰性,割去心里的杂草,自己和自己战斗着,非常的孤勇。再有九十天就是高考了,但愿所求皆所愿,所愿皆所成。
  儿子是父亲的翻版,身体里承载了父亲的基因。往往儿子要比父亲高大更优秀,就像一座房子人们一般首先关注的是显著的外观,谁会看到底下的基石。起先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常常拖在人的身后,跳跃着、奔跑着,甩也甩不掉。岁月一老,父亲就成了儿子的影子,这影子又迟又重,竟成了影响儿子前进的牵畔。不管怎么说,十八岁是澎湃的青春,是最具光芒的生命阶段,无论谁只要见到十八岁的人都会在心里由衷赞叹:好年华!
  王赵晨十八岁了。他的十八岁比我当年的十八岁起点要高很多。我的十八岁已经在部队像打铁一样被锤炼着。回过头来看,由上学走向社会的人事业的起点都非常高,人生的道路平坦的多。我羡慕王赵晨,赞美十八岁。十八岁的年岁将由此走向更加充满光明、绚丽、宽阔的天地!这是一个伟大的年龄!
  王飞
发布日期: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