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远洲
文章字数:2,109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远洲散文集《人生四记》,商州几个文友相约到丹凤祝贺。作家远洲早早等候街边,热情地将我们迎入家中,又是沏茶又是从柿子串上给我们摘柿子,桌上摆放着各种水果和花生瓜子,像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远洲穿着朴素、谈吐文雅、待人热情,让人没有距离感。以前常读他的文学作品,诗歌风格新颖,散文真挚纯粹,为他的才华深深叹服,却从未与他谋面,有幸相见,像是多年的好友相聚。
二楼书房门前,牛皮纸包装的几千册新书摞得很高,文友纷纷购书,为自己购也为朋友捎带,远洲一一签名、盖章。他用一张抽纸将墨迹未干的字仔细沾过,合上书页双手递给朋友们,文友双手接过,道一声:“谢谢老师”,场面甚是温馨。题字写完,围坐于客厅沙发上,听远洲讲该书出版过程,交流创作经验。文友轮流朗读其中精彩篇章,好一个别样的文学沙龙。远洲是商洛诗歌学会的前任会长,他将贾平凹题写的“商洛诗歌学会”牌匾趁机交到现任会长张胜利手中,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美好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准备返程。远洲在水泊梁山农家乐已经安排好晚饭,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
一帮文友聚在一起格外热闹,推杯换盏中感情又加深一层,远洲中途来了兴致,站起来朗诵了他的诗作,诗中有他曾经的岁月履痕。从不喝酒的我在文友苏智华的鼓励下和远洲划起拳来,三拳二胜,我知道远洲老师承让于我,抱拳致谢!他热情地给每个人倒水、夹菜、盛饭,让人感到丹凤人的好客和满腔真情。远洲两岁时被送到保姆程春娥家里,保姆一手将他经管长大,将其视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参加工作,一晃四十多年了,保姆就是他的第二个母亲,他一直孝敬着苦命的保姆,作诗一首《保姆的眼睛》感念保姆曾经对他点点滴滴的爱。他逢年过节都会带上礼物去看保姆,手头富裕了给点小钱,相关政策上能照顾的他都尽力找人办理。从《我的保姆程春娥》一文,我读出远洲拳拳赤子之心和知恩感恩的高贵品质。这与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人人知恩图报,人人尊老敬老,社会将会充满大爱。
1992年停薪留职到西安成为一名“文化打工者”,先后在三家报社两家杂志社工作过。他的梦想就是能将工作正式调到报社,户口迁到西安,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西安新闻工作者。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吃苦耐劳,工作不挑不拣,报社安排他到延安、榆林两地邮局跑报纸发行工作,半个多月时间他跑遍了陕北的每一个县,圆满完成任务,后来当了记者部主任。正在他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全省报刊整顿工作开始了,行业报纸一律停办,工作人员被分流到其他相关行业,分流后的单位不景气不能上班,无奈之下又回到了老家丹凤。从《我在编辑部的故事》《西七路》两篇文章中,我读出了远洲人生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可贵精神。人生拼搏的路上荆棘丛生,坎坷崎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在人才济济满目繁华的大都市,闯出一番事业实属不易。
他待的单位多,经的事情多,跑的地方多,交的朋友多。有女儿求学时帮助过他的,有失业后重新帮他找回工作的,有在病中朋友忙前忙后榻前护佑的,有为子女解决城市户口的,有购房经济拮据时全力资助的,有晋升职级时别人帮忙联系促成的,有为他的作品出版慷慨解囊的。在杂志社工作的一个同事朋友,他们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他当兄弟看,带到丹凤老家玩,在他家吃住好几天,说起打工生活的苦时,他说:“咱们两个全年的工资加起来都不够一个领导出去旅游一次。”朋友应声附和:“太不公平了!”谁料想朋友回西安后不久,就把这话反映给领导了,“从此他升我降,直至最后我辞职离开那家杂志社。”有一个作家朋友,去他家玩,他以酒肉招待,聊天时聊到了对名人的态度,他认为对名人可以尊敬,但不必盲目崇拜。朋友不同意他说的话,他们就各执己见。此事当然不会影响友谊,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朋友不忘陈年旧事,将此事写在文章里,字里行间还对他颇有微词,他就觉得不够意思了。远洲感激帮助过他的朋友,包容当面握手,背后拆台的朋友。他反对中庸,喜欢竹子的直,厌恶藤蔓的绕,“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也许因为太直率而伤害过别人,但他从无恶意。这在《说朋友》一文真情呈现。
他老家在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从丹江北岸南眺就像一个高靠背椅子,虎山为靠背,药岩和西坡为扶手,中间平地为椅面。虎山多云,丹江多雾,山上飘下的云和丹江升腾的雾常常在村子上空汇聚,就生成了雨。淤沙地加上多雨利于梅子树生长,村前村后就种满了梅子树。到了春天,山山岭岭都是粉白粉白的梅子花,形成一片花海,这也成了他们村的一大鲜明特色。困难时期,没有柴烧,他随大人上虎山砍柴,常常黎明时分出发。虎山上的野枣、山雀、松鼠。药岩上的各种中草药都给他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记忆。他热爱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乡使他养成勤劳、坚韧、耿直的品质,他一生摸爬滚打,总是以一种爬山的姿态,乐观生活,积极向上。这在《老家的山岩》一文尽情展现。
远洲,出版诗集《城市泥土》《远洲朗诵诗选》《商洛诗八家》(合集),散文集《在低处》《人生四记》。祝愿他文学之树长青,文艺之路更加灿烂辉煌。
人间有味,岁月有痕。人生多半日子是寡淡如水的,绚丽夺目只是在某些特定瞬间。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在这悠长的岁月里深情而诗意地活着。
刘惜
二楼书房门前,牛皮纸包装的几千册新书摞得很高,文友纷纷购书,为自己购也为朋友捎带,远洲一一签名、盖章。他用一张抽纸将墨迹未干的字仔细沾过,合上书页双手递给朋友们,文友双手接过,道一声:“谢谢老师”,场面甚是温馨。题字写完,围坐于客厅沙发上,听远洲讲该书出版过程,交流创作经验。文友轮流朗读其中精彩篇章,好一个别样的文学沙龙。远洲是商洛诗歌学会的前任会长,他将贾平凹题写的“商洛诗歌学会”牌匾趁机交到现任会长张胜利手中,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美好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准备返程。远洲在水泊梁山农家乐已经安排好晚饭,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
一帮文友聚在一起格外热闹,推杯换盏中感情又加深一层,远洲中途来了兴致,站起来朗诵了他的诗作,诗中有他曾经的岁月履痕。从不喝酒的我在文友苏智华的鼓励下和远洲划起拳来,三拳二胜,我知道远洲老师承让于我,抱拳致谢!他热情地给每个人倒水、夹菜、盛饭,让人感到丹凤人的好客和满腔真情。远洲两岁时被送到保姆程春娥家里,保姆一手将他经管长大,将其视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参加工作,一晃四十多年了,保姆就是他的第二个母亲,他一直孝敬着苦命的保姆,作诗一首《保姆的眼睛》感念保姆曾经对他点点滴滴的爱。他逢年过节都会带上礼物去看保姆,手头富裕了给点小钱,相关政策上能照顾的他都尽力找人办理。从《我的保姆程春娥》一文,我读出远洲拳拳赤子之心和知恩感恩的高贵品质。这与今天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人人知恩图报,人人尊老敬老,社会将会充满大爱。
1992年停薪留职到西安成为一名“文化打工者”,先后在三家报社两家杂志社工作过。他的梦想就是能将工作正式调到报社,户口迁到西安,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西安新闻工作者。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吃苦耐劳,工作不挑不拣,报社安排他到延安、榆林两地邮局跑报纸发行工作,半个多月时间他跑遍了陕北的每一个县,圆满完成任务,后来当了记者部主任。正在他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全省报刊整顿工作开始了,行业报纸一律停办,工作人员被分流到其他相关行业,分流后的单位不景气不能上班,无奈之下又回到了老家丹凤。从《我在编辑部的故事》《西七路》两篇文章中,我读出了远洲人生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可贵精神。人生拼搏的路上荆棘丛生,坎坷崎岖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在人才济济满目繁华的大都市,闯出一番事业实属不易。
他待的单位多,经的事情多,跑的地方多,交的朋友多。有女儿求学时帮助过他的,有失业后重新帮他找回工作的,有在病中朋友忙前忙后榻前护佑的,有为子女解决城市户口的,有购房经济拮据时全力资助的,有晋升职级时别人帮忙联系促成的,有为他的作品出版慷慨解囊的。在杂志社工作的一个同事朋友,他们亲密无间、形影不离、他当兄弟看,带到丹凤老家玩,在他家吃住好几天,说起打工生活的苦时,他说:“咱们两个全年的工资加起来都不够一个领导出去旅游一次。”朋友应声附和:“太不公平了!”谁料想朋友回西安后不久,就把这话反映给领导了,“从此他升我降,直至最后我辞职离开那家杂志社。”有一个作家朋友,去他家玩,他以酒肉招待,聊天时聊到了对名人的态度,他认为对名人可以尊敬,但不必盲目崇拜。朋友不同意他说的话,他们就各执己见。此事当然不会影响友谊,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朋友不忘陈年旧事,将此事写在文章里,字里行间还对他颇有微词,他就觉得不够意思了。远洲感激帮助过他的朋友,包容当面握手,背后拆台的朋友。他反对中庸,喜欢竹子的直,厌恶藤蔓的绕,“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也许因为太直率而伤害过别人,但他从无恶意。这在《说朋友》一文真情呈现。
他老家在丹凤县棣花镇万湾村,从丹江北岸南眺就像一个高靠背椅子,虎山为靠背,药岩和西坡为扶手,中间平地为椅面。虎山多云,丹江多雾,山上飘下的云和丹江升腾的雾常常在村子上空汇聚,就生成了雨。淤沙地加上多雨利于梅子树生长,村前村后就种满了梅子树。到了春天,山山岭岭都是粉白粉白的梅子花,形成一片花海,这也成了他们村的一大鲜明特色。困难时期,没有柴烧,他随大人上虎山砍柴,常常黎明时分出发。虎山上的野枣、山雀、松鼠。药岩上的各种中草药都给他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记忆。他热爱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故乡使他养成勤劳、坚韧、耿直的品质,他一生摸爬滚打,总是以一种爬山的姿态,乐观生活,积极向上。这在《老家的山岩》一文尽情展现。
远洲,出版诗集《城市泥土》《远洲朗诵诗选》《商洛诗八家》(合集),散文集《在低处》《人生四记》。祝愿他文学之树长青,文艺之路更加灿烂辉煌。
人间有味,岁月有痕。人生多半日子是寡淡如水的,绚丽夺目只是在某些特定瞬间。我们可以选择的,是在这悠长的岁月里深情而诗意地活着。
刘惜
发布日期: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