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文章字数:1,811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2024年9月,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这一年来,基础教育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人民教育面向群众遴选、征集“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回顾总结这一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动态及重要事件。
1 红色资源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这深刻揭示了用好红色资源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铸魂育人重大使命的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红色教育,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学前教育法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的出台填补了学前教育法律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形成了覆盖全学段、完整教育链条的教育法律体系,对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扩优提质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4 规范管理年
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三项规范整治重点”和“十二条负面清单”,要求重点规范整治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师德师风失范等三方面问题。
5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意见》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和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举措,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行动指南。
6 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
202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7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在全国确定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202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8 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书香校园”。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全国64个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99所“书香校园”名单,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树立新时代读书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加重视青少年阅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9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10 护校安园行动
校园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2024年3月,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024年4月,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尽最大努力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人民
1 红色资源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这深刻揭示了用好红色资源是新时代新征程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铸魂育人重大使命的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创新红色教育,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学前教育法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法的出台填补了学前教育法律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形成了覆盖全学段、完整教育链条的教育法律体系,对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 扩优提质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4 规范管理年
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明确“三项规范整治重点”和“十二条负面清单”,要求重点规范整治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师德师风失范等三方面问题。
5 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出台。《意见》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和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举措,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的行动指南。
6 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
202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每天保证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个小时,保证每天两个小时,全面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7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在全国确定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2024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8 书香校园
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书香校园”。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全国64个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和99所“书香校园”名单,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树立新时代读书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加重视青少年阅读,全面提升育人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引导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9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2024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
10 护校安园行动
校园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2024年3月,教育部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2024年4月,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尽最大努力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件发生。 人民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