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金步摇长篇纪传小说《寇准》读后感
文章字数:1,803
  渭南人素以“三贤故里”为傲,三贤之中官做得最大的当数北宋名相寇准,为名相寇准立传的是西安籍女作家金步摇。甲辰深秋有幸与金步摇邂逅于渭南,她说,我为渭南出的贤相寇准立传,你为西安蓝田的牛圣人立传,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机缘。我作为三贤故里渭南人,十分敬佩金步摇女士为贤相立传的胆识,当日拿到洋洋三十余万言的长篇历史小说《寇准》,极大满足了我如饥似渴的阅读愿望。
  金步摇以简洁的笔触展开北宋社会生活,把出生于北宋下邽县的寇准置于宏阔的视野,以北宋诡异凶险的政治斗争为背景,叙写名相寇准的宦海沉浮,写寇准三次拜相五次遭贬的人生境遇。作品融汇寇准生平所作诗文,尤其是铺展“澶渊之盟”等重大历史事件。寇准幼时勤奋好学志存高远,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从县令起步,凭借真才实学被皇上委以重任。寇准为人刚直倔强,敢于多次犯颜直谏,故而在宫廷权力角逐的漩涡中,屡屡遭到政敌的迫害打击,最终病逝于雷州,《寇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下邽汉子的传奇人生。
  《寇准》一书既忠于史实,又善于用文学手法还原历史人物,直臣、忠臣寇准的形象血肉丰满。他清正廉洁、忠诚爱国、不畏外敌,豁出性命斗胆挟帝“御驾亲征”,奋勇与北方强悍辽国的铁蹄对抗,促成大宋与辽的“澶渊之盟”,为大宋赢来百年太平,让老百姓过上平安生活。寇准与和他稍后的范仲淹等一样智勇兼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寇准先后在知县、开封府尹和当朝宰相等任上,小到铲除地痞流氓,大到智斗权臣和贵戚,勇于抗争陷害良善的黑恶势力。寇准才能与智慧超群,他运筹整改三司理顺朝政,他理财有方,使国家府库殷实,国家日益富强。寇准最难能可贵的是勇毅果敢,做事不给自己留条后路,一腔浩然正气威震朝堂,又不存私心地为社稷举贤任能,使宵小之辈为之股栗,望而生畏。
  《寇准》具有纪传体小说结构上的难点,它没有扑朔迷离的侦探故事,也不纠缠于一般宫斗剧的权谋套路,更没有展开铺排宋辽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全书结构以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在位时间线为经,以寇准人生几个重要节点为纬展开叙述,环环相扣的人物故事衔接得十分自然紧凑,全书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客观表达效果。
  《寇准》中塑造人物形象众多,太宗、真宗二位皇帝给人印象鲜明,以寇准为代表的忠臣,同样都具有忠君爱国品行,又各自具有分明的性格差异,与寇准相对立的一批权臣,作者也写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既符合历史的真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寇准》整体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也就是立心立命的家国情怀,对于新时代治国理政大有裨益,对于党风廉政建设极具借鉴意义。
  这部作品涉及北宋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宫廷生活,也有乡村民间风俗与城镇市井生活,也有“澶渊之盟”前后的战争气氛渲染与作战场景描写。为数不多的一些战场气势恢宏,场景刻画大开大合,写得很紧凑很简洁明快。
  金步摇在塑造寇准形象时,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完人来写,她不刻意回避寇准性格上的弱点,衿其功而扬其锋。作者对人物的理解到位,对人物把控基本准确,刻画人物尊重史实又不拘泥于史料,人物性格复杂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尤其人物语言显示性格特点,人物个性十分鲜明。
  我在阅读《寇准》中还发现,金步摇对北宋帝王朝堂内外,宋时的开封、巴蜀等处地域风情、建筑特点、人文掌故、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等多有描述和叙写,而且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作为传记小说既尊重史实,描写和渲染又生动形象,极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前朝讲史诸音绝,异代传记一梦通”,这是姚雪垠《李自成》写作后的诗句,历史小说终究写的是历史人物,再现的是千年前的历史,能写到如此逼真生动的程度,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作品从人物出发写人情、人性和官场情态,揭示宋代社会的人情世态,时间演进不变的是世态人心。由此可见作家金步摇知识面广、视野深邃,对官场之弊看得清楚,对官员谄上傲下之风气诊脉准确。
  金步摇在《寇准》后记中有几句谈“德”的话语,我以为既是她开笔前的底气,又是她完成大作后的感悟。“厚德之人甚至无须去捋须思量,只要他登高一呼,必定四方响应。有德之人的气势和风度,始终为万民念诵,也必将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德才是成就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关键所在。”
  这话看上去是无意说出的,其实是她在写作准备阶段的成熟思考。她在动笔之前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她得把寇准这个历史人物研究透彻,只有研究透彻才能把握准确,感谢金步摇用自己的见识为我们擦亮了以史鉴今的镜子。 王晓飞
发布日期: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