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家书
文章字数:1,275
  在家中整理东西时妻子无意间发现二十年前我们谈恋爱时我写给她的几封书信,妻子顺手拿起一封,满脸堆笑地给我读起来,听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容,感觉不像曾经出自我手。我感慨道:“现在再给你写信,都写不出如此富有浪漫和激情的信了。”妻笑着说:“媳子骗到手了,当然不会再花那心思了!”我说:“将信保存起来,几十年后拿出再看,更有一番回味,这是我们青春和爱情的见证。”俩人相视而笑。
  思绪徐徐回到以前,当时在部队从军,远离家乡,和家人的联系方式只有书信。周末及节假日就给家人写信,叙说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讲述着点滴的成长进步,一封封家书成为和家人沟通感情的桥梁。信发出之后最盼望的就是家人的回信,渭南到商州,一发一回需要一星期,算着时间到了不见回信,心里有点不安,收到来信得知家里一切安好,也就放心了。父亲在乡上工作忙于政务很少给我写信,都是母亲和我通信,母亲视力不好,接到我的来信就急忙拿到邻居家让帮忙看信,随后立即回信,母亲的字写得大而潦草,对我的关怀和教诲却细致入微,读家书的时光是部队生活中最为美好,最为幸福的时光,让人回味无穷。
  家书在八年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将我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详细地向家人讲述着,描绘着。父亲注重事业规划,母亲注重情感关怀,纵观两方面都不可或缺,慢慢发现经常写家书钢笔字竟然有所长进。同时学着集邮,将收到的信件邮票剪下来,放到水里浸泡,邮票和纸就会分离,用刀片轻轻地刮掉背面的胶水将其晾干夹于书中,一张邮票的收藏才算完成。
  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经人介绍和从医的女友相识,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谈了不长时间假期已满,回部队后主要靠书信交往。这时的书信和以前写给家人的大不一样,情调浪漫,辞藻华丽,感觉自己成了诗人,成了作家。军地鸿雁传书,经过半年书信交往,两颗炽热的心慢慢靠近,春节探亲期间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订婚。订婚后书信联系更加密集,相互倾诉相思之情和探讨以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书信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时代在发展,书信从我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曾经一封封的家书传递着亲子间浓浓的亲情,勉励着我不要念家安心服役。在思想有所动摇,步履不够坚定的时候,家书给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在前途渺茫,爱情受挫,健康状况亮起红灯的时候,家书给了我振作起来的勇气;曾经一封封的家书激励着我与妻比翼齐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军人和医生职业的崇高,传递着幸福的爱的缠绵。妻曾在家书中写道:一家不圆是为了万家之圆,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离不了军人的奉献与付出。
  纵观历史,众多志士豪杰的临终绝笔,大量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无数黎民百姓的悲欢离合,大都以家书形式流传后世:“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既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书写,也是后人珍视美好情感、滋润干涸心田的文化镜鉴。
  家书,记载着人生成长奋斗的历史。家书,延续着中华源远流长的文化。
  刘惜
发布日期: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