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逐梦蓝天 区域腾飞新希望
文章字数:1,122


在三秦大地的北端,黄河奔腾而过的府谷县,陕西府谷民用机场正蓬勃兴建,如一颗即将闪耀的新星,承载着府谷人民的梦想与期待。
步入机场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又秩序井然的景象令人震撼。大型机械设备轰鸣作响,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扬起阵阵尘土。工人们专注而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具,有的在进行道面区填筑作业,动作精准有力;有的精心构建着附属工程,细致入微。整个工地高效运转,全力推进机场建设。
府谷县机场道面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李艳龙介绍:“自2023年6月动工以来,我们克服诸多困难,已完成土方挖填700余万方,累计投资2.74亿。今年6月底已完成道面区土方施工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施工团队投入大量先进设备,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监控调度,确保工程进度。
作为国内支线机场的典范,府谷民用机场规模宏大、标准严苛。建成通航后,能满足波音737、空客 A320等主流机型起降,预计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200吨,其潜力巨大,将有力带动区域发展。
陕西省府谷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鑫感慨道:“机场建设困难重重,从规划到施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但为了府谷的发展和人民的期盼,我们迎难而上,精心谋划,严格把控质量与安全,全力推动建设。”
府谷机场位于府谷镇桑园梁村,占地2686亩,涵盖跑道、航站楼等核心设施及助航灯光等配套设施。然而,飞行区建设困难巨大,横跨深沟,地势起伏,高差超80米,且地质复杂。面对挑战,建设团队邀请专家论证,制定科学方案,采用分层填筑、强夯加固等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经测算,项目挖填总方量约2589万立方米,运输和填筑任务艰巨。建设者们精心规划运输调度,严格执行填筑工序,每30厘米的填筑都要经过多道复杂程序,严谨细致,确保工程质量过硬。
回顾建设历程,成绩斐然。2023年完成前期准备,顺利开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2024年按计划推进,6月底完成道面区填筑将是重要里程碑,随后还有多项工程节点目标,为2025年通航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2025年,这是决胜之年。届时,飞行区道面、空管导航、航站区内饰等工程将完工,力争10月通航,实现府谷人民的航空梦。
通航后的府谷机场,将为区域带来诸多机遇。旅游业将迎来繁荣,吸引更多游客领略府谷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企业物流运输将得到优化,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还能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推动创新发展。
府谷民用机场建设凝聚着各方努力。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提供全方位支持;建设单位精心组织,协调各方;施工团队攻坚克难,展现工匠精神;广大府谷人民积极配合。
如今,机场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府谷民用机场必将如期通航,助力府谷在新时代展翅高飞,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侯红雷
发布日期: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