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台音乐会走红的背后
文章字数:847
近日,西安、哈尔滨、临汾等地的阳台音乐会相继在社交网络上“出圈”走红。活动现场常常人头攒动,不乏专程赶来围观的外地游客。
阳台音乐会,是利用餐厅、酒吧的阳台空间举办音乐演出活动。阳台不大,往往仅占地数平方米,但演出形式日渐丰富。从最初的弦乐四重奏、爵士乐、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形式,到华阴老腔、陕北说书等传统文艺演出,阳台音乐会展现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随着阳台音乐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人、非遗传承人看中其传播效果,纷纷参与其中,为阳台音乐会持续注入生机活力。
阳台与音乐会的“跨界混搭”,缘何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表面上看,阳台音乐会的特别之处在于阳台这一开放式演出空间。不同于传统音乐会端庄、正式的氛围,阳台音乐会诞生于市井,直面街巷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尽管场地条件有限,但胜在以轻松、闲适的演绎为市民游客带来新颖、舒适的音乐体验,不禁让人停下匆匆的脚步享受片刻愉悦。同时,不售门票、不捆绑消费、注重演出品质等特点,也让阳台音乐会收获了众多好评,渐渐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音乐会与生活化的场景、浓浓的烟火气实现了有效融合,拉近了音乐会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参与门槛更低、互动感更强的音乐会,是创新音乐演出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打破了人们对音乐会的刻板印象。借助阳台音乐会这一公益演出形式,表演者有了新的宣传展示平台,市民有了更多机会在“家门口”享受文艺精品,甚至相关地区也有了新的文化地标,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活力,带旺了周边街巷、商圈的人气。
阳台音乐会的走红,让人们看到了群众对“家门口”免费、亲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巨大需求,揭示出优质文化供给对于促进文旅融合的积极作用。
然而,阳台音乐会要实现从走红到“长红”的转型,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阳台音乐会的运营、宣传等工作,持续开展高水平的演出活动,还需要相关部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文化享受,为城市发展增添充满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地标。
陈志涛
阳台音乐会,是利用餐厅、酒吧的阳台空间举办音乐演出活动。阳台不大,往往仅占地数平方米,但演出形式日渐丰富。从最初的弦乐四重奏、爵士乐、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形式,到华阴老腔、陕北说书等传统文艺演出,阳台音乐会展现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随着阳台音乐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专业音乐人、非遗传承人看中其传播效果,纷纷参与其中,为阳台音乐会持续注入生机活力。
阳台与音乐会的“跨界混搭”,缘何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表面上看,阳台音乐会的特别之处在于阳台这一开放式演出空间。不同于传统音乐会端庄、正式的氛围,阳台音乐会诞生于市井,直面街巷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尽管场地条件有限,但胜在以轻松、闲适的演绎为市民游客带来新颖、舒适的音乐体验,不禁让人停下匆匆的脚步享受片刻愉悦。同时,不售门票、不捆绑消费、注重演出品质等特点,也让阳台音乐会收获了众多好评,渐渐形成了品牌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音乐会与生活化的场景、浓浓的烟火气实现了有效融合,拉近了音乐会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参与门槛更低、互动感更强的音乐会,是创新音乐演出方式的一次有益尝试,打破了人们对音乐会的刻板印象。借助阳台音乐会这一公益演出形式,表演者有了新的宣传展示平台,市民有了更多机会在“家门口”享受文艺精品,甚至相关地区也有了新的文化地标,进一步激发了文旅活力,带旺了周边街巷、商圈的人气。
阳台音乐会的走红,让人们看到了群众对“家门口”免费、亲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巨大需求,揭示出优质文化供给对于促进文旅融合的积极作用。
然而,阳台音乐会要实现从走红到“长红”的转型,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不仅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阳台音乐会的运营、宣传等工作,持续开展高水平的演出活动,还需要相关部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为市民游客提供高品质文化享受,为城市发展增添充满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地标。
陈志涛
发布日期: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