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打卡”切莫变成“打扰”
文章字数:631
  走进美丽的村落、古宅、书院,不少人举起手机拍照,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分享的人多了,一些原本平常的生活环境,就成了他人眼里的“打卡”地。
  但有些地方,并不适合“打卡”,甚至会打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近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内的咖啡店,因其欧式复古的装修风格,吸引了诸多网红达人、摄影爱好者前往“打卡”,有的人还带着反光板、三脚架、补妆包等专业工具。这不仅占据了原本为患者休息提供的座椅,还影响了医院安静的诊疗环境。
  无独有偶,端午假期,南京市慧园里小区里,窄窄的400米巷子挤进了大量游客,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重庆“网红打卡点”白象居因游客太多,出行拥堵、噪声扰民、环境卫生、小区治安等问题频现,本地居民无奈在入口处竖起“居民住宅,谢绝参观”的标牌;上海武康路的蝴蝶结阳台、苏州同德里小巷的民国建筑群,也都有过类似遭遇。
  “打卡”要有界限。有的“网红打卡点”不在旅游景点而在居民的生活居住区,蜂拥“打卡”是对他人生产生活空间的一种冒犯。况且,这些地方缺乏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承载能力有限,无法保证大量游览者的观赏体验需求。
  “打卡”要把握尺度。保持分寸既是对他人和美好景色的尊重,也是文明游览者该有的自觉。人人恪守规则,“相善其群”,人与人、人与美景之间的相遇会更加美好。
  安静欣赏何尝不是一种美德和修养。规范有序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当的“打卡”行为,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发布“网红打卡地”文明旅游提示信息等措施,加强教育和引导,让文明游览成为自觉风尚。 李羽佳
发布日期: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