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西安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将提前48小时发布预警
文章字数:1,523
  本报讯(实习记者 高盈盈)10月23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解读新闻发布会。邀请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金龙到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降低重污染天气危害,今年6月24日,西安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施行《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4年修订)》。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金龙表示,《应急预案》修订前后的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围绕1个目标,明确2种预警发布程序,调整3个等级的预警分级标准,优化4个领域管控。
  围绕1个目标是指,通过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现西安市到2025年重污染天数不超过5天,2027年重污染天数不超过4天,全市重污染天数逐年递减的目标任务。
  明确2种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程序是指,市级预警和上级区域预警。市级预警为,西安市按自身预测预报与专家会商结果发布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同步发布本行业、本领域涉及的生产、生活秩序调整的相关信息。
  上级区域预警为,当接到生态环境部或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区域预警或提示信息时,若西安市预测会商结果超过区域预警等级,西安市将按照实际预警级别,发布预警信息;若西安市预测会商结果未达到区域预警等级条件,西安市将按照区域预警等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调整预警分级指标、预警级别分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
  原预案有两个预警分级指标,即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细颗粒物(PM2.5)浓度;修改后,只有空气质量指数(AQI)。预警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其中,黄色预警为: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2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或空气质量指数(AQI)>150持续36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橙色预警为: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200持续36小时及以上,或空气质量指数(AQI)>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红色预警为: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200持续48小时及以上,且空气质量指数(AQI)>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
   取消车辆单、双号限行的规定和学校停课的强制措施
  新修订的应急预案还优化了4个领域管控。在公共生活领域,取消了车辆单、双号限行的规定和学校停课的强制措施。
  在工业生产领域,明确提出实施企业环保绩效升级,绩效水平高的企业可以不受减排措施要求影响。新增橙色预警期间“严控煤电外输”和保障类企业协商减排。
  在道路运输领域,新增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措施,在黄色预警期间,停止使用国Ⅱ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应急抢险、农业机械除外。在橙色预警期间升级为“停止使用国III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
  在城市面源领域,按照预警级别,差异化实施停止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筑施工作业。另外,还新增了其他污染源减排措施,包括严禁露天焚烧秸秆、树叶、垃圾等,对污染物高值的重点区域实施驻点监管等应急管控措施。
  提高预报预警精度,提前48小时发布预警信息
  为了让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减排措施落到实处,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举措。
  提升预测预报能力。持续完善预测预报模型等软硬件设施,配备专职预报、评估人员,不断提高预报预警精度,并提前48小时发布预警信息。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各涉气企业认真核算应急减排基数。根据不同预警级别明确施工作业、保洁作业的应急响应措施,做好分类管控。
  优化指挥调度机制。实施常态化、精准化、扁平化的指挥调度,确保数据有人盯、报警有人管。提升快速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污染指数降到最低。
  督促减排措施落实。应急响应期间,加大督导力度,将工地扬尘、渣土运输等作为监管重点,依靠用电监控、在线监测等智慧监管手段,监督、检查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用好警示、通报、约谈、处罚、信用惩戒等措施,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发布日期: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