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绚烂一村和美 促进全域振兴
文章字数:1,561

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展现“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新成效,以体育赛事赋能和美乡村建设。日前,神木市首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在市体育馆开幕。二十个镇街的二十支篮球队吹响了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开赛哨”。
“一号工程”高位推进
2024年,神木市按照“因地制宜、典型示范、整合资金、集中打造”的思路,重点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一手抓整治提升、一手抓示范引领。年初安排市本级财政资金5亿元用于66个和美乡村建设,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推进“一河两川三线四区”周边的示范带动。
“点面结合”全域塑形
目前,迎宾街道、沙峁镇、贺家川镇、锦界镇、尔林兔镇等17个镇街与政府签订了民居改造协议,由村民自行实施的改造工作已全部展开,其余三个镇街正在全力推进。据统计,各镇街民居改造共计划补贴总资金1.6468亿元,摸底改造农户总数7384户。与此同时各镇街通过舆论引导,积极动员群众开展卫生环境清理工作、为和美乡村建设奠定良好环境基础。此外,安排3000万元市财政资金,由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完善的4条和美乡村主要干道沿线配套项目建设也全面铺开,该项目涉及9个镇街的30余个节点,涵盖景观绿化、建筑修缮、导引标识等内容。
“千万工程”示范引领
按照“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工作要求,神木市还择优选择了锦界镇四卜树村和沙母河村、滨河新区街道办骆驼场村、大保当镇打坝梁村等14个行政村申报2023年“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今年4月份又分别选择了尔林免镇前尔林免村,中鸡镇纳林采当村等5个示范村申报2024年省级示范村,店塔镇石拉沟村,西沙街道麻家塔村等5个示范村申报榆林市级示范村。全力争取陕西省和榆林市级示范村认定的100万元、300万元补贴资金。
“村企双赢”结出硕果
近两年来,本着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憧憬村企结对高效赋能,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成果得到巩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多种资源逐步集聚。农业现代化、园区化模式下“传统农业”正在向“富民产业”华丽转身,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头愈加强劲。各类饲草种植面积达175万亩,牛羊、生猪、家禽和水产等畜牧养殖业星罗棋布,徜徉着200余万头(只、羽)畜禽的盎然生机。林麝、梅花鹿等特种养殖业悄然兴起在长城南北与一河两川之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随着草畜产业链高层次、区域性战略规划的叠加实施,“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和美乡村的建设步伐愈加快捷而稳健。
“农旅融合”浓色和美
今年以来,神木市还将和美乡村建设与民俗特色旅游相结合,在聚焦重点任务、项目推进等等短板问题上持续发力,确保和美乡村建设从“纸上”落到“地上”,创新“彰显南北特色、差异农旅项目”思维,主推“一村美”向“镇街美”再向“全域美”的发展目标。
依托全市北部草原沙地风光和南部沿黄山水风情的地域特色,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的总体思路,科学分析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全面推进农旅融合。
依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研学农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在尔林兔、中鸡镇、锦界镇打造了园区成片、种养结合、果蔬飘香、五彩斑斓的“田园综合体”,推出了游客参与、美食体验、感受农耕、农事教育、圆梦大漠等休闲娱乐项目。积极引导产业农民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方式,创新农文旅融合的经营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和美乡村知名度。
展望未来,神木市将不断创新和美乡村发展模式,提升农旅融合发展质量,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在广袤的陕北大地上,闪耀和美乡村建设的绚烂光芒,讲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持续丰饶绚烂“一村和美”、促进“全域振兴”的和美乡村时代主题。 通讯员 刘咏
发布日期: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