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从花甲老人 给年轻人让座说起
文章字数:662
  日前,笔者乘坐西安地铁6号线。当地铁行至丈八四路站时,一位手拿笔记本电脑、两眼通红的年轻小伙子上了车,不停地打着哈欠。
  “小伙子,快来这儿坐!”手拿羽毛球拍的大爷边说边挥手。
  “不用了,爷爷您坐。”脸瞬间涨红的小伙子回答。尽管小伙子很坚持,但他拗不过老人,最终被大爷按到了座位上。老人的举动瞬间赢得车厢内众多乘客的赞许,大家纷纷向老人竖起大拇指。
  在交谈中得知,64岁的吴大爷家住锦业二路法士特住宅小区,早晨他和几个老伙计约着去木塔寺公园打球。“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下班时就已经身心俱疲。我的孙子和孙女上班就很忙,所以我十分理解年轻人现在的不容易。”吴大爷微笑着说,“体谅和理解一定是相互的。不能光让年轻人尊重老年人,我们也应该多体谅当下年轻人的不易,对他们应赋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如今,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广大市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许多年过花甲的老年人身体依然硬朗。他们倡导给年轻人让座,不仅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理解,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如今已深入人心。年轻人尊重老年人,老年人也同样应该关爱年轻人。笔者觉得,“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句话的核心是“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从刻意避开高峰期乘车,到主动给年轻人让座,既体现了老年人对年轻人的关爱,也体现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地铁小车厢,社会大舞台。倡导文明乘车的公共道德,应将“让座”内化为乘客约定俗成的“规定动作”。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让社会更和谐,让未来更美好。 杨光
发布日期: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