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女子穿7厘米厚“洞洞鞋”崴脚摔倒致左腿骨折引热议
骨科医生教你怎样选对鞋
文章字数:913

  近日,微博话题“女子穿7厘米厚‘洞洞鞋’崴脚摔倒致左腿粉碎性骨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来自甘肃兰州的武女士在网络上自述,穿着7厘米厚的洞洞鞋下楼时因重心不稳不慎崴脚摔倒,致使自己的左腿粉碎性骨折,预计要休息3个月才能康复。
  鞋底过厚过软会导致足部稳定性变差
  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年“洞洞鞋”一直是受到很多人青睐的时尚单品。不过,武女士崴脚摔倒导致骨折的案例已经不是“洞洞鞋”第一次“惹祸伤人”了。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因为穿“洞洞鞋”摔跤、跌倒的经历。对此,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综合病区主任鹿军解释,加厚“洞洞鞋”的材料特别柔软,但因鞋底过厚过软,导致足部的稳定性变差,也就容易摔倒。
  鹿军说,鞋子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缓解足部的压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穿着过高、过厚的鞋子会使足底无法近距离接触地面,从而削弱了足部对人体平衡的调节能力。尤其是穿着此类鞋子在崎岖不平的路面行走时,会增加摔倒、崴脚的风险。此外,鞋底过于柔软同样暗藏健康风险。
  不仅仅是“洞洞鞋”,高跟鞋所带来的健康隐患同样不容忽视。鹿军表示,由于高跟鞋使足部处于跖屈位置,这会增加前脚掌的压力,长期穿着可能导致足部疾病,如拇外翻、拇囊炎、转移性跖痛等。当足部处于跖屈位置时踝关节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加,从而使跌倒和扭伤的风险增高。
   崴脚后的处置应遵循RICE原则
  鹿军提醒,崴脚后的正确处置非常重要,可遵循经典的RICE原则,即静卧、冰敷、加压、抬高。首先要静止休息,减少活动;为避免肿胀继续发展,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损伤处,加压固定从而缓解肿胀;还可以在睡觉或休息时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患肢高于心脏约10厘米,促进血液和淋巴及组织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及时按照这个原则治疗,一般在扭伤一周后肿胀可以得到明显缓解。”鹿军说,如果长期不能缓解,则应尽快就医。
  穿高跟鞋和厚底“洞洞鞋”都有健康风险,那能不能穿平底鞋呢?鹿军说,如果鞋底过平、过薄,长期穿着走路、站立,不仅会增加脚部压力,导致双脚疼痛。因此,鹿军建议鞋子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足部结构、行走习惯以及日常活动的需求,综合考虑鞋底的类型、稳定性、支撑性、防滑性能以及鞋子的整体设计等因素。 马相
发布日期: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