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生命礼赞
■王小勃
文章字数:2,536

  在我很小的时候,做过这样一个梦,梦里的我从遥远的天际掉落在一片叶子上,顺着叶尖,哧溜一下,就滑进了叶茎中。不知是不是我变得很小的缘故,平日里不起眼的植物,竟然有着深不见底的叶茎,不知滑了多久,我被远远地抛出了叶管,挂在一只羊的羊毛上。那两根交叉在一起的羊毛,似乎是被什么东西吸附着,而我正好骑在两根羊毛的交叉点位置,上不来,下不去。
  看上去羊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就连眼睛也没有眨一下,依然平静地啃着青草。羊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它的一根羊毛就像一棵参天大树那样让我不得不仰起头来看。
  密密麻麻的羊毛,正如一片洁白而又到处都是间隙的白色森林,我在白色的光点里小心翼翼地穿行。我走了好久,依然在它脊背附近。一根隆起的脊梁骨,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巨大山脉,蜿蜒曲折,充满了力量和年代感。走累了,我就坐在“山脉”的顶端歇一歇。说实话,半山腰甚至山脚我是不敢下去的,因为无论我怎么极目远眺,都看不到。那么,雄奇宏伟的山脉,一定不是我这么个小不点能够征服的,所以,我宁可将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压制下去。
  太阳晒在身上,一会儿就有些热了。特别是那些粗粗细细,长短不一的羊毛在微风中不断扫过我的脸颊和全身,我就感到不只是热而且痒了。没多大一会儿,我就犯起了困。不由得,我就打起了呼噜。我的呼吸均匀又微弱,只能吹得羊毛尖轻轻摆动。
  忽然,一下子,我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下了“山顶”。我拼命地想要抓住羊毛,没想到越往下毛越粗,我根本抓不住,只能伸出双臂去搂住。终于,我在临落地的一刹那,死死抱住了一根羊毛的根部,这才避免了粉身碎骨。我惊魂未定地张望,眼前只是更加密不透风的白色森林。树有多密呢?阳光根本照不进来,所以下面是黑漆漆的,只有我的额头上能够感受到一丝光点。我看不清脚下的路,两只手慢慢放松,整个人顺着“大树”滑下来。等到整个人站稳之后,就完全淹没在一片漆黑中了。
  我的脚下是热乎乎的,脱了鞋踩上去很舒服。不仅热,而且地面是软的,如果仔细感受,还是一起一伏的。我细细端详了半天,生活经验告诉我,原来我已经站在羊的肚子上了。难怪是热乎乎,而且还会一起一伏了。
  这里不能久留,我要出去。如果羊一跑起来或者翻个身,那我可就遭殃了。
  来不及多想,我努力穿梭在白色森林里,从上往下,顺着山势往下跑,我想尽快离开这里。
  我确信羊是趴着的,却并非一动不动。而是时不时会抖动一下,顺带着整个身体也会微微侧倾一下。即便只是轻微的抖动,对我来说也是巨大的影响。好几次,我都被掀翻在地,羊身上的骨头磕得我胳膊都青了。
  我忍着剧痛继续跑,直到森林的边缘,阳光能够斜射进来的地方,我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跳,不成想,又挂在了最边缘的一棵“大树”的枝扠上。这一次,我脊背的衣服被刺穿,我面朝下悬在半空,任凭我如何挣扎都下不来。
  太阳逐渐收起了它的光芒,冷空气开始重新占领大地。夜幕就要拉上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这时,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我抬眼望去,正是我的好朋友欢欢。
  快救我,欢欢!欢欢——
  我的喊叫声穿过了白色森林,却被夜风吹散。他们就在羊的附近,有些人甚至都拔起羊埆,准备拉羊回家了,却偏偏就是听不见我的声音。
  他们一拉绳子,羊就本能地直起身子,把一只前腿搭在面前,准备起身了。于我而言,这绝对是致命的。巨大的摇晃撕烂了我的衣服,我又重新掉落在羊毛组成的白色森林里,卡在了两棵“大树”之间。
  羊开始迈开步子跟着主人回家了,而我在这样难以忍受的颠簸中翻来覆去。一会儿冲到前面,一会儿被甩到后面,一会儿被推到左边,一会儿又被扔到右边。这样摇摇晃晃,我来不及反应,突然像是坐在了弹簧上,一下子飞上了天。羊拖着绳子飞奔在宽阔的土路上,我还没落下来,羊却跑出老远。
  就这样,我落在了路边的土坑里。好在并不太深,我稍微用点劲就爬了出来。此时,天已经全黑了。
  而我经过刚才的颠簸,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先后又有两群羊和几只猫从我身旁飞奔而过,带起的尘土,差点埋了我。
  我不敢埋怨,更不可能愤怒。因为我知道渺小到一定程度,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包括生命。
  原来,这就是命吗?
  这么想着时,我就醒了。
  人常说,生命的本质在产房与太平间。生命的开始与终结是难得遇见的终点,却是谁都逃避不了的必然。
  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新生命降临,同时也有生命之火悄然熄灭。每段生命历程都是唯一的,必定会在人世间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我们用这些印记来怀念与标榜其中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同时不断对其中负面的东西充满遗憾或者进行谴责。
  我曾经执拗地想要去看看胡杨林。那些在生命的年轮里挣扎,能将最灰暗的心情融化,重新绽放希望之花的树木,是生命的守护神。它们在高温与严寒中卓然独立,狂风卷着沙子耀武扬威,在它们面前也只能乖乖收起狂妄。偶有一两棵遭遇雷电或者虫灾,也会尽可能的屹立不倒,直到最后一丝生命之光黯然熄灭,才会轰然倒下。哪怕倒下了,也依然不会轻易腐烂掉。这难道不正是彰显了生命的坚毅吗?
  大漠孤烟直,悠然怅惘间。胡杨精神鼓舞着一代代戍边人,他们把它看成是精神的图腾与至高的目标。于是,有胡杨的地方,便有了人类。有人类的地方,便少不了胡杨。至少,在大漠里是这样的。这是一种双向奔赴,一种精神层面的互相认可。胡杨,为人类提供了庇护之所,教会人类如何适应和改善干旱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让人类重新审视了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我们曾经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宰。当我们发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依然相当渺小,甚至面对自然灾害,完全没有抵抗之力,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大自然的“惩罚”。人类的诞生相对于我们这颗星球来说,如襁褓里婴儿一样稚嫩,看上去充满了生机,却始终只是自然链条中的一环,远远谈不上对大自然的征服。人类的生命逃不开时间的控制,同时还有疾病和意外的相伴。所以,我们仍然是过客。按照生命的规律和已有的迹象来看,人类终将变成后来物种研究的对象。人类在这颗星球上留下的痕迹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化为历史。
  这样的结果,不难预见。因为,这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有诞生就有成长,有成长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辉煌,有辉煌就有衰退,有衰退就有消亡。
  生命,无论多么短暂与渺小,都是充满光芒的。正是她不是永恒的,留下的痕迹才显得弥足珍贵,值得歌颂。正如一位名人所说的那样: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她真的来过。
发布日期: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