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鹅卵石砌出的老院子
■叶志俊
文章字数:1,200

  提起老院子,我的脑海里就还原出那个年代老院子的原貌,一些用河坝里的鹅卵石加麦草泥巴砌成墙壁的四合院就立刻出现在乡村的原野上或山坳里或小河边。
  那阵,似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处四合院,比如徐家坝、比如庙儿山、比如蒿坝,都有四合院的,且建筑风格都是土木结构,两面水,灰瓦盖顶,四个角都割沟(垛子瓦沟里的水汇聚房与房之间的大沟里),讲究的人家还是飞檐翘首,大门和窗子大都雕花镂刻,工艺极为古朴。四合老院子分为上房、厢房和下房,在旧社会一般都是有钱的大户人家才修这样的房子,下房一般都是长工们住的。我们村也有这样的古式四合院,只可惜这些古朴的老院子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都一座座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没有把它作为时代的见证保存下来,由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遗憾。
  我们村里的这座四合院现存一座下房,早已摇摇欲坠,在主家的维修下当作圈厕使用。这是一个时代的印痕和见证,它生存在新农村建设的夹缝里,让我随时都能翻启年少的记忆,翻启这个老院子里我曾经丢失的童年乐趣。
  清楚地记得这个四合院的墙壁全是用锤头大的鹅暖石加麦壳和的泥巴再用墙板垒筑起来的。旧社会乡里人修房讲究,高度的尾数都不离八这个吉祥的数字,这迎合着要得发,不离八这个古老的扬口风。一般人家修的房子都矮,不是一丈一尺八就是一丈二尺八,或者更多一点。村里的这座四合院也不高,但上房地势高,仅台阶就有七步,全是石匠用錾子凿出来的长方体石条。整个院子的地面用石条铺向四个大门,院子形成一个清晰的田字结构,田字中间全是用小鹅卵石镶就的花子,看起来极为艺术。那阵的乡里人建房与生活和农事息息相关,一个田字结构的构想就预示着土地的肥沃和民以食为天的深刻内涵,可以想象到当时主家建房时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老家很早的年间就流传“石头砌墙强不倒,河坝放猪住不跑”的谚语,用石头砌墙也是有说法的,说早年修这样的房子可以防盗贼,防长毛子贼(土匪)。盗贼若起偷窃歹意,门还没被撬开,门边泥巴砌的小石头就先哗啦一下垮下来了,这时,熟睡中的主家就被响声惊动,盗贼只好吓得落荒而逃。我记事起家家都是这样的石头房,就连门前院墙和小菜园子也都是石头砌的石墙,远远看去就像石头迷魂阵。
  小时候常在这个老院子里玩,一帮小伙伴在这里抓子儿,在这里老鹰叼小鸡,在这里单膝斗鸡,有时月亮都爬上了房顶,我们还仰面躺在青石条上数天上数也数不清的星星。母亲都喊了几次也还舍不得离开这个我们幼小的乐园。老院子里住着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来的老革命,我们常听他讲枪林弹雨年代里的动人故事,从小就有了对英雄崇拜的感情。老院子里住着一个鳏寡孤独的老汉,他的楼巴上有葩柿、有柿饼、有核桃、有杨桃、有甜甜的八月瓜,这些山珍都像奇花异草般勾引着我们的魂,我们觉得他的屋子就是取之不竭的八宝库。我们爱在老院子里玩耍往往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老院子如今没有了,但我的记忆犹存,老院子当然还是那么鲜活、古朴,它让我的乡愁永不褪色!
发布日期: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