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今天起关中“三市一区” 启动夏季臭氧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文章字数:1,653
  记者了解到,4月1日起,西安、咸阳、渭南以及杨凌示范区将启动2024年“三市一区”夏季臭氧污染应对联防联控机制,将有效遏制“三市一区”夏季臭氧污染加剧形势,争取更多蓝天。
  管控原因
  每年4-5月会出现臭氧污染超标天,且呈逐年提前趋势
  据了解,“三市一区”地处渭河平原,受特殊地理地形、气象条件和污染排放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制约。
  按照“三市一区”大气污染治理往年工作经验,每年4-5月左右,会出现臭氧污染超标天,且呈逐年提前趋势。
  2022年,西安市首个臭氧污染超标天为5月4日;咸阳市、渭南市首个臭氧污染超标天为3月11日;杨凌示范区首个臭氧污染超标天为5月5日。2022年全年,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臭氧污染天数分别为68天、69天、45天和48天。
  2023年,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首个臭氧污染超标天均为4月18日。2023年全年,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和杨凌示范区臭氧污染天数分别为53天、48天、36天和33天。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年夏季全国大部气温较往年呈升高趋势,关中地区5月和8月气温较往年略偏高,5-6月降水较往年偏少。
  “遏制关中地区臭氧污染高发、频发是目前面临的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必由之路。”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顾金龙说。鉴于以上情况,2024年“三市一区”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提前安排部署很有必要,为此发布《2024年“三市一区”夏季臭氧污染应对联防联控方案》。
  管控时段
  2024年4月1日-9月30日

  根据《方案》,“三市一区”自2024年4月1日起至9月30日启动夏季臭氧污染应对联防联控机制。
  4月1日至9月30日,“三市一区”常态实施日常管控。当预测未来3日内两个及以上城市臭氧为轻度—中度污染等级时,“三市一区”同步启动加严管控。当预测未来3日内两个及以上城市臭氧为中度—重度污染等级时,“三市一区”同步启动应急管控。以工业源管控、移动源、城市面源、生活源为重点,开展不同臭氧等级的管控工作。
  “三市一区”相关部门将遵循“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原则,夏防期组织开展不少于3次涉气企业交叉执法检查。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排查、随机抽查、突击检查、“回头看”等形式,充分利用无人机、VOCs走航车、卫星遥感、用电监控等大数据分析研判问题线索,对排污单位开展全方位检查。
  管控等级 日常管控 加严管控 应急管控三个等级
  根据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的重点阶段任务,结合近年来臭氧污染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污染源排放为前提,以“行业牵头,属地管理”为原则,以“源头防控、过程管理、末端治理”为路线,结合关中城市群实际,将臭氧污染防控划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常态化日常管控、加严管控、应急管控。
  管控措施 从四方面开展不同臭氧等级管控工作
  工业源方面

  工业源管控以石化、化工、电子元件及半导体制造、制药、农药、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企业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涉及泄漏检测与修复企业的现场抽查、抽测。同时,对含VOCs物料在运输、储存、工艺等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情况、涉活性炭VOCs处理工艺企业进行重点执法检查。
  城市面源方面
  城市面源以涉VOCs城市建筑及施工、市政道路沥青铺设、道路标线、农药喷洒、绿植修剪、涉VOCs产品质量控制等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城市面源涉VOCs督导检查,禁止各类露天喷漆作业,对涉VOCs城市面源实施错峰生产作业。
  移动源方面
  移动源以油品储运销过程监管、打击“黑加油站点”及非法流动加油车,加强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打击取缔“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工作,依法打击成品油违法经营行为。对加油站销售的油品进行监督抽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抽测和执法检查。
  生活源方面
  生活源以汽修企业、餐饮油烟排放执法检查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汽修企业督导检查,对废气处理设施运行不规范、露天喷涂、活性炭更换不及时等问题的汽修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督促落实辖区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食堂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夏防期对所有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设施维护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开展露天焚烧督查。
  高乐
发布日期: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