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首部精神文明地方性法规今日实施
文章字数:653
本报讯(记者 陈涛)记者从11月29日安康市召开的《安康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康首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于今日施行。标志着安康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长效化的新阶段。
《条例》共五章四十条。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公民义务和工作机制。第二章为文明行为基本规范,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九个方面规定了公民应当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第三章为促进与保障,规定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主体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的职责,明确了建立健全文明行为促进先进典型表彰激励机制。第四章为法律责任,对相关法律责任采用转致适用的法律规定,对违反《条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明确了处罚主体和依据。第五章为附则,明确了《条例》的施行时间。
《条例》坚持以上位法为依据、以安康实际为基础、以群众关切为重点的基本原则,在全文中体现以下三个特点: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将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电动车乱停放、违规充电等行为纳入规范之内;强调社会共治共促。规定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的职责;宽严相济合理授权。对群众反映强烈、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授权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重点治理行为清单,并组织专项整治。
安康市委文明办主任、市创文办常务副主任赵伟说:“下一步,安康市委文明办、市创文办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将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持续推动条例全面普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条例》共五章四十条。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公民义务和工作机制。第二章为文明行为基本规范,从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爱护公共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九个方面规定了公民应当遵守的文明行为规范。第三章为促进与保障,规定了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主体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方面的职责,明确了建立健全文明行为促进先进典型表彰激励机制。第四章为法律责任,对相关法律责任采用转致适用的法律规定,对违反《条例》规定的禁止性行为明确了处罚主体和依据。第五章为附则,明确了《条例》的施行时间。
《条例》坚持以上位法为依据、以安康实际为基础、以群众关切为重点的基本原则,在全文中体现以下三个特点: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将近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电动车乱停放、违规充电等行为纳入规范之内;强调社会共治共促。规定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的职责;宽严相济合理授权。对群众反映强烈、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授权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重点治理行为清单,并组织专项整治。
安康市委文明办主任、市创文办常务副主任赵伟说:“下一步,安康市委文明办、市创文办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将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持续推动条例全面普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布日期: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