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庐在人境
文章字数:1,918

周五的傍晚,总是让人愉快的。
太阳还照得校园一片灿烂,我就没课了。真好。爱人开车过来载我一起去安庆,我们城里的家就在宜城那边。
那个年轻的保安总是很及时地拉开两扇大铁门,于是车子慢慢地上坡,慢慢地开出了校园。大门边已有不少车子停在路旁,电瓶车,电动三轮车,汽车,排在路的两边,中间留了一条很窄的路,刚刚可以容一辆车通过。几辆卖小吃的车子也在大桥旁。桥头很热闹的样子,一时的清闲,让大家都是轻松和谐模样。脸上挂着的笑容很真实。桥下有清澈的河水,河水流往长江。长江就在不远的那边,在中学的家那边,想想自己已好久没去江边走走了。江边那片白杨树林,秋景应该很荒凉,大概已是枯叶满地吧。
出校门的这条直道,是我很喜欢的路,宽阔得大气,笔直得有气势,静谧得安详。地面上晒着稻子,留出一个车宽的路面。有人拿着铲锨把稻子拢成一长条。路两旁是稻田,也有荒田。稻田里的稻子金黄的,与阳光有一样的色调。荒田里长满荒草。参稻田,也参荒田,便是人间的一半一半。一半真诚一半虚假,一半温良一半弩张,一半顺意一半失意。
G347的路上车子不是很多,路宽,有时候后边的车子风一样的就过去。坐在车里看窗外风景,视野开阔,人仿佛可以飞。目之所及,心之所达。
枞阳县城的车子很多,路上满眼都是各样的车,电瓶车如蚂蚁或者昆虫,看得人眼花缭乱。开车的人喜欢抱怨。不过转眼彼此都如云烟散去。
一路遇山见水,满眼秋光。山是层叠高耸秋山,草木有斑斓的色彩。木叶纷纷落下,秋山深沉。无垠秋水,倒映天光山色。天地人,三界祥和。人在自然中,自然有大道。斜阳的光亮温和灿烂,万物有光,万物有灵。有时候,自己也会被这样的天地自然景象感动。我觉得自然与人相依存的时候,人心是安稳与良善的。
宜城的家在高处,像空中楼阁。想当初买房的时候,除了房子,就是生活的困窘了。还好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希望像阳光,让人总在光亮中愉快地往前走。
今年的深秋温暖。很久没下雨了。这样的深秋很适合念刘禹锡的“秋词”。写秋天的诗词很多,从“洞庭波兮木叶下”,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叶纷乱,秋愁深浓。还好秋天有刘禹锡的“秋日胜春朝”的感叹。
盛唐路,车如流水商铺临街,也是繁华景象。他把车子停在盛唐超市旁。天色已昏暗,灯光零零落落,天黑得越来越早。小区里可以看见从窗户透出来的光。这个时候,饭店里有忙碌景象。我从饭店的后窗看到颠锅的厨师,技法纯熟。火烧得旺时,锅中也喷火,像杂技。看得人惊得睁大眼睛。生意红火,是好景象。菜香飘来,晚风溜达闲逛,不知又会吹落几片树叶。落叶与落花,是看惯的凋零。被时间带走的事物太多,时间也会带走一些人。他说哪天去边上的饭店吃饭,花个两百块钱左右就好。我想他是看到饭店才想起去饭店。小区周围的饭店很多。最简易的就是“先锋巷饭店”的盖浇饭了。油烟气里,是人间烟火里的平常生活。大富大贵的人很少。平常的饭店有平常人来来往往。有时候,周末懒得烧饭,也去那家饭店,买一盘盖浇饭,分量很足,10块钱是大份,我一般买8块钱的量就够。还有佐餐的腌豆角,吃起来,又舒服又踏实。盛唐路对面的徽州小院不可以常吃,一盘臭鳜鱼就1百多。一顿家庭餐都要5百左右。吃的时候就感觉奢侈得难受。这样的饭店平时总是去得少之又少。
六楼很高,走过折折回回的楼梯,终于回家。爬楼梯的时候,就会想到电梯。爬楼像爬山。高处也有高处的好。站在平台,可以一览全城。看一城的高楼,山湖草木,人间熙攘繁华。再看云天飞鸟,都是惬意的事。
周末清闲也忙碌。我享受这样的自在生活。搞卫生,很累人。不过拖地抹桌之后,家中有无尘的一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望着窗外,便觉得无比惬意。风从纱窗吹过来,清新也如水洗过一样。客厅的沙发重新摆放了。原来婆婆住在家里的时候,买了一张折叠沙发床。婆婆去了别家,沙发就搬到了客厅,与原本的沙发围成一个圈。这样我就坐在正对窗户的一方沙发,视野开阔不少,自然与自己就隔了一扇窗。橘灰的折叠沙发,只是空摆在正中的位置。爱人喜欢靠在窗户边的贵妃榻上,不看电视,电视也是空摆在对面的墙上。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如箭飞的时光变得更加虚无。一天的时间,总在消磨。
看着窗外的时间,有孤单的欢喜。觉得自己像老者一样,长久地发呆。或者说是像对面屋顶上停着的斑鸠。静坐,可以消弭虚妄的气燥。这一方的沙发给予我望天望鸟望时光溜走的佳处。
秋天晴朗的天气最好。秋天清朗的日子很多。想起“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词。结庐在人境,亦有清静。车马喧嚣,是盛唐路上的繁华。小区里几朵紫丁香开在墙角的荒丛中,有明艳的孤单。盛夏过了,深秋也去了。
立冬,来得自然也突然。立冬的雷声不合时宜地响着。屋外风雨,屋内破壁机嗡嗡地打着芝麻糊。有煮熟的芝麻糊的香气飘入鼻息。冬雷阵阵,夏天不下雪。
发布日期: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