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太白县龙凤二期易地扶贫搬迁点
“四项举措”确保搬迁群众稳岗就业
文章字数:808

  就业创业是易地扶贫搬迁点增收的灵魂,是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的重中之重。为了落实好这项工作,太白县龙凤二期易地扶贫搬迁点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哪里,人社服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目标,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依托县内产业合作项目建立“就业扶贫车间”等方式,吸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创业工作。
  当地干部充分利用微信、秦云就业、发放宣传单页、干部入户等方式大力宣传人社跨省一次性交通补助、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脱贫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脱贫群众稳定就业。
  该搬迁点积极组织开展转移就业“定制化培训”,对易地扶贫搬迁点有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的实用技术、技能、创业等培训,通过培训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同时,积极搭建用工单位与搬迁户劳动力的供需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向脱贫劳动力进行宣传、推荐,帮助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利用太白县境内乡村旅游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契机,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点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建设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举办线下招聘会2期,同时利用小区微信群线上发布就业招聘信息,提供岗位用工信息1000余条。
  为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群众收入持续、稳步增加,驻村工作队通过组织群众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培育了一批由务工转型为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不断激励搬迁群众走出思想的束缚,敢想、敢拼、敢干,带动更多的脱贫群众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目前龙凤二期小区共有自主创业群众14人,其中2号楼搬迁户李春苗起初在蘑菇棚打零工,在参加了县级平菇种植技能培训后,于2022年3月在咀头镇拐里村承包平菇大棚11座,年收入20万元,成为小区由务工成功转型为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本报记者 张晓亮 通讯员 郭晓薇
发布日期: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