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可可西里》:无人区的蛮荒与温情
■ 曾楠翔 王亚丽
文章字数:1,833

  电影《可可西里》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陆川执导的影片,于2004年上映。该片是一部以现实主义风格创作的剧情片,旨在呈现中国青藏高原上巡山队员在高达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高海拔、严寒、缺氧等严苛环境下的无人区中,与偷猎者角逐并且舍命保护野生藏羚羊的故事,面对敌人的威胁与环境的考验,他们未曾退缩,坚守在保护区的岗位上,致力于保护这种珍稀物种的生存。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的西北部环境描写、恢弘的自然景色和切合现实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影通过真人真事的悬疑与刺激情节,展现出这个受法律约束薄弱的无人区里真实而又悲惨的过往,也成功地向观众展现了中国青藏高原这片美丽而又严酷的土地上居民生存的困境与人性中的光辉。
  电影以青藏高原上海拔5000多米的可可西里为背景,以其震撼人心和真实的环境描写而闻名。影片也展现了西部电影中独特的地域特色,首先,可可西里被描绘成一个广袤而又荒凉的无人区,这里的蛮荒,不仅仅是地处西北在地理位置上的贫乏,更是这里的不法分子人性中的野蛮与冷血。可可西里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之一,电影画面中的可可西里展现出了广阔而苍凉的景象,荒原延绵无垠,蓝天如洗,山脉在远处交错起伏。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漫无人烟的大地,高寒的气候和干旱的条件给生物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这里常年气温极低,寒冷的风呼啸而过,给人一种冰天雪地的感觉。同时,由于海拔高度的缘故,氧气稀薄,只有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动物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这些特殊而严酷的环境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荒凉而又神秘的感觉,电影《可可西里》还通过摄影和音效为观众再现了这个地区的真实感受。摄影师以细腻而精致的镜头语言拍摄了可可西里广袤而壮丽的自然风光,捕捉到了动物在这个环境中的生存状态。紧密配合的音效也为影片增添了真实感和震撼力,清晰地展示了风声、动物叫声和天空的宁静。这些细节让观众仿佛亲身置身于可可西里,感受着那种宏大和静谧的氛围。由于地处偏远,又没有完备的管控体制,可可西里同时也是一个不法分子活动猖獗的无人区。影片开头,强八便被偷猎团伙残忍枪杀。而尕玉则以记者的身份来到可可西里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片无人区中所发生的一桩桩惨案。巡山队员跟从线索一路向无人区深处追捕盗猎者,十一月的河水冰冷刺骨,巡山队员却都义无反顾不畏严寒的过河追捕,混乱中,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巡山队员却不幸中枪倒地,在尕玉怀中死去。队员刘栋在返回途中,也不幸被流沙所吞噬,这片无人区,处处散发着血腥与死亡,不法分子的野蛮与环境的恶劣,注定了可可西里是一片蛮荒之地。
  在影片中,巡山队员们以保护可可西里和藏羚羊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强八在保护藏羚羊的任务之前便已被偷猎者杀害,但是他们深深地明白自己的责任,致力于保护这片土地和珍稀物种的生存。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屈不挠地履行自己的使命。这些坚毅的人格特征不仅使影片中的角色们变得立体和有血有肉,也传递了一种关于热爱与保护自然、坚守信念和追求正义的深层含义,更展示了西北部地区人民雄阔豪迈的精神特质。为了给巡山队员治病和补给物资,已经一年未发工资的队员们手足无措,队长日泰艰难的做下了卖藏羚羊皮的决定,将不法分子所藏皮子让队员下山交易。日泰知道卖皮子是犯法的,走投无路的他们没有其他办法,日泰在影片中的原话如下“我知道卖皮子是犯法的,但我现在不会考虑你说的,我只考虑可可西里,考虑我的兄弟,我们没有编制,我的弟兄们一年没有工资了,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确实如此,这群巡山队员在此恶劣的环境中,舍命保护国家濒危物种,物资匮乏,工资拖欠,就连身份都没有正式的编制,他们亦如磕长头之人,内心是干净的,这就是这群巡山队员身上所独有人性的温情。不仅如此,日泰在被盗猎者团伙包围以后,盗猎团伙头目威逼利诱,日泰确不为所动,抬起手打了这个每年害死数以万计的藏羚羊的盗猎者和杀害过他兄弟的犯罪者,他目光如炬,视死如归。日泰死后,尕玉在冰雪中将日泰的尸体徒步背了回去,当地人民更是用对逝者最高的礼节——天葬来对待这位英雄。
  电影《可可西里》无论是在取景、拍摄手法、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质上都充分展现了西北部地区真实的一面,可可西里是广大西部地区的一个缩影,那里的土地亦如影片中所记录的那样广阔、雄壮而又荒蛮,那里的人民身上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人民身上的特质,他们勇敢、豪迈、无私奉献而又坚毅。总之,《可可西里》是具有代表性且内涵丰富的西部电影代表之作。
发布日期: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