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旅游与旅行
■ 王纪民
  旅游和旅行是有区别的,游与行各自本质略有区别与区分也许就在于:旅游之游是在游和玩并存之间,一般情况下是团体行,随大流共享过程,有自娱自乐的“到此一游”的消极成份;而旅行则是旅行者在有准备的心态下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具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喻意,与团体而行相比,似乎是指个人的一种主动行为。旅游与旅行,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为“到此一游”,眼到与身至关键是心没到,而后者则是“行至于此”,见了该见的世面,心灵达到了某种从末有过的感应,这应该是一种触景能够生情的情绪与情怀;一种心思可以自由奔放的高度体验,一种久居一地的木然而豁然开朗。
  说得通俗也就是“人为什么一定要见世面?”因为见过世面的人,眼光与眼界可以完全洞开,目光所及,“心可以比天高”,有一种生命的活力散发着从来没有的温和,谦虚且有涵养。旅行者知道自己想要的目的地,也有信心去实现。旅游与旅行,尽管民间有“穷家富路”一说,但往往倾向于旅游而非旅行。因为旅行应该属于“劳自我的筋骨,饿自我的体肤,空乏自我身行拂乱其所为”的一种苦行僧,而非“花天酒地”地及时行乐。“苦中作乐”应是旅游与旅行的根本,舟车劳顿苦的是自身,然洞开的却是眼界,放开的是思想,驰骋的将是心比天高的天马行空的体验。这完全是一种对旅游与旅行者来说是“走出自己早已住腻了的地方,再去他人呆腻了的地方”,尽情一种超越想象“感受宇宙星辰之变、花鸟鱼虫之奇;去山间田野,感受四季的轮转、大自然的美丽”。
  不经风雨,怎见世面?旅游与旅行的真实目的,就是将自己主动地融入大自然中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越超凡脱俗越好,越洗心革面越好,越风光无限越好。旅游与旅行只有相互叠加,我们才能避免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气,真实地脚踏实地于他乡,了解他乡之情,知道他乡之意,见过他乡的世面。或许是旅游适合于老年人,毕竟有“年龄不饶人”一说;而年轻人是需要旅行的磨砺与磨炼。否则,至老至尊时如何在小字辈面前夸海口“我走过的桥,比你们走得路都多”?
  我们每一个人,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终有自己迈开步走自己路的时候,了解与掌握世界既有从书本中而来,亦有从不断地脚踏实地的旅游与旅行的过程所获。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开启行程必要的时候真得要有一种“说走就走的”旅游与旅行。世界很大,外面的天地广阔又无限,更深更广的认识在于我们有勇气去探索未知,有底气去接纳失去。多去开拓视野,见想见的风景,见想见的世面,与陌生人同路,与陌生环境适应,与异地风土人情和世故相融相交。毕竟人生本来就是在路上,路上的风景换一个天地又是一种风情,一切也许都在赶来的路上,希望在自己的脚下。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