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去了一趟蓝田秀岭上
故里槐花香
夏日塘坝
流淌在笔尖的爱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里槐花香
■ 王自亮
下班回家,天很晚了,妻摘了一兜槐花,急急要我给妈妈送去,说赶快送吧,不然,就焐了。给母亲送去,母亲很喜欢,果然见了就如获至宝。
说今下午摘了一把,鸡蛋炒槐花,真好吃。还有一点舍不得吃了。昨天去黄河滩边,我们还在小村边瞅槐花,见路边几株槐树,花儿还隐在碧绿之中,仔细瞅才能见那一抹白。还有那淡淡的香气。
而一两天,花竟然开始绽放了。槐花,就是槐树捧出的灿灿的笑脸。
槐花是乡村的鲜物儿。花放时节,一村银白,就在一种淡淡的甜香之中浮动。这个时候的乡村,是生动的,明丽的,多姿的。一簇簇阳光在枝头跳跃,四月的熏风暖暖的,让人陶然欲醉。
农家自制了长竿,一头绑了镰刀,站在槐树下戗枝儿,一簇簇细枝条儿落下,带着一串串槐花。树下早有妇人等着了,一面捋着槐花,一面笑着。或者有的按捺不住,就抓一把塞进嘴里。
有一股清香,微甜,如若嚼玉。
还有的家里有孩子的,就猴儿一样爬到了树上。骑到树枝上,一枝枝往下扯,伴着枝条刺啦、咔吧的声响,一根根枝儿坠到了地上。
让人想起《诗经》的歌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这是乡村的节日,叽叽喳喳的欢笑声聚在一起,灌满了恬静的乡村。
相较榆钱、柳芽、野菜等其他春季鲜物儿,槐花是最受人欢迎的。榆钱花期太短,产量又小,味道也不若槐花;柳芽儿太苦,野菜也是如此,而槐花清芳微甜,鲜吃或是蒸炒,皆一样可口。故而尤受人们欢迎。
槐花不但好吃,而且还可入药,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
槐花在中国各地都有普遍种植,是一种常见的花。在中国古代更是文化悠长,俗语说“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因此槐花是一种吉祥物的象征,古人们也都用来祈求安家保宅,多福多寿。
与此同时槐花还是公相的象征,《周礼·秋官》:“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三公就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发展为祈求子孙后代位列三公,于是祈求槐花也寓意着能够生子。行走小城,常有古槐存在。如县城老县衙的古槐,干已中空,原来要二人才可抱。传已经有八百多年,曾是岳武穆的拴马槐。陈桥驿镇,有一株古槐,云是赵匡胤的拴马槐。赵就是在这里下马、系马,然后黄袍加身,一个辉煌的大宋从此开挂。
槐树是乡土之树,它让人亲切,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有君子之风。所以苏轼有《三槐堂铭》。歌槐之德。
愧者,怀也。中国人安土重迁,慎重追远,不管走多远,都忘不了乡土,忘不了根脉,更忘不了那乡土之上巍然挺立的老槐。
长垣人对槐的喜爱,还有一个因由,是大部分人都是明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而来。“问我祖仙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槐树,于这片土地,更多了一层深沉的含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