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理论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不得强制扫码点餐应成行业规范
“高铁掌掴”事件仍需用法律厘清是非
“用ChatGPT编假新闻牟利案”带来哪些警示?
不要让“按键”成为伤人利器
焊死车位维权 本不该“用魔法打败魔法”
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 “小贝饿了”并不冤
网红路牌也需守住公序良俗底线
别再信“体考神器”了
“特种兵式旅游”还需量力而行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再信“体考神器”了
“只要喝上一口就能体育考试及格,考试成绩大幅提升……”近段时间,网上有商家叫卖所谓“体育考试神器”的饮品,宣称可在体育测试中服用,无副作用。但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饮品成分表中的咖啡因含量是普通功能饮料的18倍。
每年临近体育中考,家长群里流传的一些应试“体考神器”都会“大行其道”。相关专家早已说明,实践也一再证实,这些所谓“神器”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就算有也是心理作用。
而使用这些“体考神器”有时还可能适得其反。如一些饮料、药物可能会让学生太过兴奋、影响休息乃至身体健康。
体考的根本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平时多锻炼比穿什么鞋、喝什么饮料都重要得多。
由报道不难看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体考神器”,基本上都在强调有利的一面,却忽视不利的一面,甚至还涉及夸大宣传。
比如对于体测鞋,商家宣称“弹性好”“能够加分提速”“专为中考学生打造”等,但实际可能存在“穿两周就坏了”“磨脚”“打滑”等问题。不但起不到助力体育考试的作用,还可能影响成绩。
再比如,对于一些功能饮料,只强调体育考试时对体力耐力的助益,却不说过量摄入或增加肝脏负担,对身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这显然已涉嫌虚假广告。
此外,类似的虚假宣传,还会给人一种假象,就是中考的体育测试有捷径,也对督促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形成掣肘,销蚀体育测试的初衷。
事实上,“体考神器”之所以存在,根本上也是利用了家长、学生等对体考的焦虑心态,是对人们某种投机心理的迎合。而从更深层面看,这也折射出家长平时对孩子的体育锻炼缺乏足够的指导和督促,以致出现为应付考试而“乱投医”的情况。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体考神器”乱象,除了在体考前后加大巡查和打击力度外,也需家长和学校等平时下功夫,把该上的体育课足额上好,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加强训练,也就不用担心体育成绩了。
余明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