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理论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不得强制扫码点餐应成行业规范
“高铁掌掴”事件仍需用法律厘清是非
“用ChatGPT编假新闻牟利案”带来哪些警示?
不要让“按键”成为伤人利器
焊死车位维权 本不该“用魔法打败魔法”
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 “小贝饿了”并不冤
网红路牌也需守住公序良俗底线
别再信“体考神器”了
“特种兵式旅游”还需量力而行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 “小贝饿了”并不冤
据报道,2022年11月,因为在直播中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拥有上千万粉丝的“小贝饿了”引发争议,被网友质疑带货产品有虚假宣传、质量等问题。近日,有关部门经过调查,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涉事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46万元。
少说两个字,被罚46万元,可谓“一字千金”了。老实说,这种处罚力度并不常见。对于“小贝饿了”受到重罚,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认为,直播带货靠主播现场发挥,随机性比较大,因为一点儿小口误就罚商家几十万,如此小题大做,今后谁还敢直播带货?
首先要纠正的是,“小贝饿了”少说两个字,还真不能简单定性为口误。“原切静腌牛排”与“原切牛排”,乍一看并无区别,但事实上却有本质差异。前者需要经过腌制,属于调理牛排范畴,后者则是“原汁原味”,没有人为加工的痕迹。
若一般人看不明白两种商品的异同尚情有可原,但对于一个职业主播,如此“细节”理应“了如指掌”。
其实,如果真的是主播口误,也只会偶尔出现一两次,后面会立即纠正回来,但有关部门查实的情况却是,“直播带货过程中,程某某先后19次将涉事牛排宣传为‘原切牛排’”。
如此“一以贯之”坚持“口误”说法,难免让人怀疑,是为了误导公众认为是“原切牛排”,以达到虚假宣传的目的。而有关部门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公众的常识和直觉。
无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均明确规定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用户”。
单从处罚数额看,对“小贝饿了”处罚不算轻,但对照其“危害后果”,却是适当的。据查明,当事人2022年5月19日,实际销售数量1973单,销售额达354807.7元。因此,对其依法开出罚单,并非小题大做。
此次“小贝饿了”被罚,无疑释放了规范直播带货行为的强烈信号,对于新兴的直播带货行业是一记响亮的警钟。
柳宇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