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热议“五一是否取消调休” 人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留住影园 是对苏州文脉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这些“演员”,全面清除!
“玻尿酸饮料”又是收割“智商税”
为求职学生提供免费酒店也是城市留人“实招”
“共享厨房”是公益还是生意 边界不能模糊
治理“约死群” 不能坐等网友举报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影园 是对苏州文脉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据澎湃新闻报道,被列入当地拆迁清单的苏州影园,因有独特的价值,不少人呼吁“留下影园”。4月7日原是政府计划对影园主体进行最后拆除的日子,但当天上午被叫停。未来拆还是不拆,还要等上级部门进一步研判。
此前有一个方案是,拆除+异地重建保护,政府部门也已经对影园进行了3D建模。不少文保爱好者和建筑学者建议,异地重建不如就地保护。
在目前情况下,有一定年代的园林建筑如果异地迁建,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伤害。园林建筑就像一棵在一地生长已久的大树,根系已经习惯了长久立足的土壤。无论如何小心谨慎或使用何等的高科技手段,都会面临挑战。
园林建筑总是和其依托生长的特定时空联系在一起。在漫长的时空浸染下,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独有的故事场景和紧密的情感联系。而没有脱离地脉和文脉的园林建筑,才能够更好地为后来者指引文化方向。
从这个意义看,即便苏州影园搬迁后重建,实际上已不再是原有影园,而是一个新建筑。要知道,对苏州文脉的保护和传承,并非是“到此一游”的瞻仰,而是植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得到延续,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
传统园林号称“一人一生一园”,融入了主人和营造者的生命志趣。影园虽算不上园林文化的翘楚,却是“一人一生一园”的生动讲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由园主手植、建造。光影斑驳的影园,留下了文人雅集的“寄情抒志”,也见证着四周“遍地起高楼”的现代化城市变迁。因此,影园今天依然在向人们讲述苏州园林的故事。
在影园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管理部门、业主和社会的积极尝试,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各方达成共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希望当地给影园这类建筑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不在未来空留感叹和遗憾,也为过往的岁月印痕增添当下的人文关怀。
杨劲松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