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热议“五一是否取消调休” 人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留住影园 是对苏州文脉的一种保护和传承
这些“演员”,全面清除!
“玻尿酸饮料”又是收割“智商税”
为求职学生提供免费酒店也是城市留人“实招”
“共享厨房”是公益还是生意 边界不能模糊
治理“约死群” 不能坐等网友举报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议“五一是否取消调休” 人们更在意的是什么?
没有完美的休假方案,但不妨多听一听公众的声音。
五一假期临近,关于假期安排再次引发关注。近日,“能不能接受五一放一天不调休”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有媒体发起的投票显示,能够接受调休的网民占比58%,不能接受调休的占比13%。
到底要不要取消假期调休,是个年年讨论的老话题。对支持者来说,像劳动节这样法定假期仅一天的节日,通过调休变为5天小长假,意味着可以获得一段较长的休假时光。但为了拼凑出这5天假期,前后都要加班,令不少人心生疲惫。这也正是反对调休的主要理由之一。
其实,公共假期安排作为一个事关社会运作节奏的大事,必然是综合权衡考虑的结果,本身并不存在完美安排。可以说,任何方案基于不同立场和需求,都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看法。
所以,到底是调休,还是固守法定假期安排,需要一些更细化、理性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主观情绪上的好恶。
事实上,无论是靠调休拼凑出“黄金周”,还是一些地方试点每周2.5天休假制度,一个重要出发点是为了促进旅游消费。
正如这些年一直讨论的,“黄金周”虽增加了长途旅行等方面消费,但社会集中出游所带来的“人从众”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成本。因此,到底哪种休假模式更利于经济社会收益的最大化,或可有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也有声音指出,可以将法定假期之外的休假选择权交给企业和个人。这对企业和个人来讲,到底有何利弊,其实可以进一步打捞社会意见。
其实,这几年取消调休的话题格外“热闹”,背后折射的还是社会对于休假需求的一种变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在意休假质量,对集中出游表现出更多不适。另外,带薪休假得到更多落实,一部分人对调休拼凑长假的需求也没有以往那么强烈了。
这种国民休假心态的变化,在设计休假方案时,需要予以考虑。但也必须承认,无论怎么设计休假制度,都只能是取社会最大公约数,任何一种方式都会存在讨论空间。
当然,舆论关于休假安排的讨论和建议,作为一种社会心声,还是应该被决策者所看见,并作为继续优化假期安排的一种参考。而在不断接收反馈中完善,本身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基本要求。
还要看到,尽量减少调休带来的弊端,未必仅是取消调休这么简单。它的背后还涉及法定假期是否有必要继续增加,带薪休假能否得到更多落实等。因为这些因素,也关系到大家对调休的观感和接受程度。
羽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