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探秘眉坞岭 麦田里长出的政协提案
那片海
天涯小镇
胡麻花开
在泸州 感悟油纸伞的情怀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麻花开
■吕婉红
胡麻花开,那是天空的色彩。最是那一汪澄蓝惹人心醉!
我的故乡坐落在西北的黄土梁上,千百年来人们靠天吃饭。小麦、玉米、洋芋、胡麻、油菜……这些耐寒且耐旱的庄稼是乡亲们生存的依仗。层层梯田簇拥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一棵棵杏树的年轮里见证着故乡的发展与变迁。
春天。苜蓿发芽的时候,在翻耕平整的土地里爷爷撒下了胡麻的种子……
农谚云:胡麻花开麦子黄。
胡麻花盛开的时候,是故乡最美的时节。一片片蓝盈盈的胡麻花镶嵌在麦田与玉米苗的葱绿里,故乡显的格外的丰饶、美丽。
胡麻浑身都是宝。胡麻籽用来榨油,胡麻杆可以沤成麻。人们把胡麻杆铺在田间沟壑里,经过日晒雨淋风霜寒露的浸润发酵,数月后,沤好晒干的麻杆用麻棒反复的捶打抖落,麻纤维便层层剥离出来,原麻变的蓬松而柔韧,捻线用的麻这样就制好了。双元爸和百锁爸是庄里制麻捻线的把式。蓬松的麻在他们手指间一搓一捻中变成了一根细细的长线。在一个风和日丽农闲的日子里,双元、百锁们在五队的场里支起了织麻布的机子,只见两个木架上绷直了数十根长长的经线,号子声此起彼伏,木梭在织布机上来回游走,织好的麻布在织布人脚下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用这样的麻布对折缝合做成袋子,一麻布口袋能装下二百斤粮食。
这是三十年前的记忆了!
……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在这样的村庄里无忧无虑的长大。用麻线拧成的麻绳结实而又耐用,装满粮食的麻袋让人心里温暖而又踏实。这是土地的赐予,是庄稼汉智慧的结晶。
故乡的胡麻花年年盛开,却再也不见沤麻织布的人了。千百年来那捻麻线织麻袋的技艺只停留在了双元、百锁们这代父辈人的手中便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人传承了。场坡上,商店门前站着晒暖暖手捻麻线时的那种平静、踏实而又可靠的感觉便再也找不到了,它成为了一种怀念与乡愁,成为了一种记忆与梦!
我的故乡遥远、朴实而又恬静。她藏匿在连绵起伏的大山中,祖祖辈辈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在一茬又一茬的胡麻地里耕耘劳作。胡麻花开的时候,那汪澄蓝点缀着故乡的山川原野,与蓝天遥遥相望,它美好而温暖,绚丽而深情,它属于故乡,属于我记忆里的村庄。当我离开了故乡的庇护以后,我错过的胡麻花开的盛景里再也找不到年少时的身影。那自由自在的山野,那个在田间地头嬉戏的小女孩成为了我的梦。多少次我想画出记忆中的故乡,却怎么也调不出那蓝盈盈自然天成的色彩。它成为一副乡村水墨画被封存在了我的记忆里,和故乡的月亮一起……
生活中多少事物离我们那样的亲近却又是那么的遥远,我熟悉的故乡在时间的记忆里慢慢老去。屋檐下那盘麻绳老了,屋子里那摞麻袋亦老了。老去的爷爷长眠在了他深爱的土地里,他爱喝的罐罐茶从此没有了温度。火盆里的炭火熄灭,曾经擦的油光发亮的火盆连同古老的沤麻方法被遗忘在了有关故乡记忆的深处,再也没有人愿意拾起!
原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庄稼的一生!
胡麻花年年盛开,回不去的故乡里再也不见了熟悉的身影。你的平凡与落魄,你的荣耀与辉煌一一被故乡接纳、包容甚至遗忘。而心里的那抹乡愁却是永远都带不走挥不去的故乡的印记。
渐行渐远的故乡终究成为了梦中的唯一……
遥望故乡,心存感恩与怀念,惟愿我笔下的文字能温润我心中的山水,惟愿我的故乡依然花开烂漫!
回不去的故乡终究成为了心中未解的梦!
……
春天。苜蓿发芽了,又到了种胡麻的季节了。
我的心很小很小,只记得故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