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枪口里射出的和平愿景
——陈鹏短篇《瞄准》
  ■阿探
  陈鹏的短篇小说《瞄准》,显然是对当前世界战争阴云密布下超越政治生态的思考,是文学归结于人类自身未来的思考。它以冰冷狙击枪口下的一场持续进行的敌对阵营两方的少年足球赛事风景,冰释了一场精心守候的暗杀,隐匿在阴暗中的狙击者弃绝使命,重回到阳光之下。这无疑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本典范,如同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战争》以无关战争风景,完成了对战争本体的思考。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神的荣耀吗?”
  这句话,是《瞄准》精神场之指向,枪口下别样的风景正是“神的荣耀”的精到解读及蓄力升华。《瞄准》整体虽然依旧是以意象缘起的构建模式,却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对文本质地进行了先入为主的盖棺定论。陈鹏如同庄子、司马迁、曹雪芹,如阎连科、莫言等,走进他们自己的作品叙事,传递着他们对作品价值的精到认知与追求。《瞄准》前言中传递着丰富的信息:陈鹏的创作自信;《作品》对好小说的超越性认知的绝高站位;优秀小说必须引发人类共性感动;真正的文学创作者是须耐得住寂寞;小说“作者”的政治生态背景是文本客观真实的支撑;经典作品,会洞穿不同语言的阻隔,永远而广泛地流传。貌似与文本核心无关的前言,绝不是无心之举,而是小说隐藏艺术的一种归结。
  小说核心故事是:一个隐匿的狙击手在阴暗的教堂角落里潜伏、等待,当目标人物出现后,因着对峙双方阵营在停火期间持续展开的少年足球赛引发了内心荣耀的点燃,在刹那之间放弃了狙杀,终结职业生涯,走出黯淡,走进无分彼此的来自对峙阵营的少年群体。狙击手最终告别武器,告别黑暗,走出阴暗的教堂,与和谐相融,小说神旨从残酷惨淡的煎熬,一举腾升为神性光照。
  这一大逆转的全过程,是由陈鹏式富于传递精神质感的诸多细节暗自蓄力撑起的。小说正式开篇落眼的“场地”(后文不规则的“足球场地”),是对峙双方的交集与缓冲地带,更是“神的荣耀”之地。陈鹏叙事简约,从环境、物象到政治心态,在难以区分的物象迷离中,在静寂与无精打采的动态交错中,在缺乏光与温度的阴冷中,成功地托起了潜伏者的无底黑洞与深渊。视点如取景器,有掠影,更有聚焦(场地),更有灵魂动影的游弋(从教堂执事到“我”自己,再到场地上出现的孩子们)。来自对峙两方的八个孩子及足球对垒在场地上出现,是文本从狙击手死寂般的深隐到动态明朗叙事的色调渐变,更是阴冷灵魂的回暖。潜伏第五天,孩子们没有出现,狙击者灵魂空落,只好去擦拭耶稣;第六天,狙击者灵魂沦陷于孩子们的足球赛;第七天、第八天重回任务,阅读圣经,重建专注;第九天畅享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踢平了的球赛;第十天,身着黄色足球衫的目标人物出现,欣赏足球决赛中怀疑目标有误。红方的孩子赢了决赛,最为出色的红10号,被目标人物高高举在肩上。敌人与天使瞬间难以区分,这一幕感化并迟滞了狙击者,子弹射向了足球。枪声骤响又沉寂,目标人物再次出现在狙击者的枪口下,双方相安无事。烛光中的教堂阁楼依旧,既定行动的逆转或许谁也说不清,说不清的理由或许就是终结战端最佳利器。有信靠德教堂老执事,也说不清狙击者放弃使命会不会得到上帝的原谅。一场精心而为,长久潜伏的狙杀被一场孩子们的足球赛所彻底瓦解,阳光下不再是对峙阵营枪火相向,而是普通民众的和谐相融。
  地缘政治关系是一种既明了又复杂的综合性扭结,是政治理念与道路选择的冲突。塞尔维亚与黑山的合与分,类似这样的局部冲突在全球利益分割中或许还会加剧,弃绝人类物性贪婪,点燃人之本真神性,才可能有“神的荣耀”降临。那只曾被子弹击穿阿迪达斯足球一夜之间被修复好了,第二天它依旧是来自不同阵营少年们挚爱的追逐。或许在人类纯澈的目光里,暗杀所驻留的伤痕,并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和平愿景的期盼。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