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十年蝶变不寻常
■王自亮

  十年前,是我家最困难的时候。现在提起来,父母还连连摇头,感叹着:都不知咋样熬过来了。
  那个时候,我们弟兄三个刚刚成家,家里孩子小,经济十分紧张。以我来说,全家五口人,就我每月三千元的工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捉襟见肘。而我每天,只是写呀读呀,不与外界接触,只在自己的文字的梦里,编织着五彩的梦想。现在想想,都有些心酸,女儿生病输液,都要去亲友那借钱。家里更是月月光,根本没有一点存款。
  生活就是这样苦苦熬煎下来。
  在单位呢,又是一小吏,看不到一点前途和希望。我当时也很苦闷,一直想怎么做,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灰暗吗,哪里才是出路呢?
  二弟三弟情况也好不到哪。二弟工资高一点,可是侄儿却有病。先天性的疾病,自小到大,就辗转于各地医院,带着孩子求医。劳时劳力不说,光那种煎熬,已经让人深深绝望。
  三弟呢,刚刚成家,两人都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常常入不敷出,两人常常为没了钱而争吵。没办法,父母就将工资折给了他们。而两位老人,只能可怜巴巴,节衣缩食度日。
  生活,实在是陷入了谷底,一家人都处在苦痛之中。父亲看我们艰难,多次宽慰我,说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当时还没有信心:怎么能好呢?
  其实,之前家里条件一直都好。
  父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创业的防腐人,是滩里最早富起来的一批。在我六七岁时,家里就建起了青砖瓦房,垫起了高高的土冈,气派高大的青砖门楼。我们弟兄一直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可是,到了后来,父亲生意中断,家底也渐渐掏空,到了我们长大,又陷入了窘迫之中。
  这些年,在党的好政策下,我们不甘落后,努力上进,我带头走出书斋,去拜访各类人,拓展眼界,慢慢改变了家庭面貌。侄儿大了,身体好些了,二弟工作也有调整,经济上有了起色。三弟更是独自在外打拼,在外承揽了防腐工程,且发展势头很好。三弟去年买了宝马。我和二弟也积攒首付买了房子。
  生活安静,家人静好,我们一切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在小城各项事业也越来越好,路更宽,环境更美,农村也更美,各样的小村现在全然是花园一样的环境,整洁优美。村里开展宅基地改革,建起小花园、小游园,老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村就像花园一样。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不消说,心头就是满满的幸福。
  家里面貌越来越好,父母也高兴了,日子越过越舒心,越来越有奔头。
  每每节日,全家一块出去,一块吃个饭,都感慨不已。这十年,是一条奋斗之路,也是一条幸福之路。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更好。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