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必对“农民评职称”大惊小怪
双11既“理性消费”又“谨防诈骗”
图片新闻
不能无差别封控 重申精准防疫
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
用奋斗镌刻历史的丰碑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必对“农民评职称”大惊小怪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日前,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永飞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永平通过了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与鹿泉区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于江成为全市最先取得初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这标志着石家庄市农民职称评定正式落地落实。
正高级农艺师、中级畜牧师、农技推广研究员、电商营销师……这些“高级职业农民”的出现,搅动了农村以往平静的池水,很多人觉得评职称对农民而言是一件好事,很新鲜也很提劲;也有网友认为,农民评职称并无必要,这也可能制造新的不公平,甚至还有人调侃,农民嘛,还是种好自己的田就好了,不要去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多年来,在职称评定问题上,人们郁积了太多的情绪,也有很多沉痛的体验。不过,一码归一码,对农民评职称可以理性探讨,但不该抱着冷嘲热讽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农民评职称话题的严肃性。事实上,不光河北,近年来全国多地均启动了农民职称评定工作。
农民参与评职称,这本身就是在打破以往固化的身份认定,开始强调农民的职业化色彩。这当然体现了公平公正,是一种进步。所以,国内多个省份纷纷启动农民职称评定,此起彼伏,交相呼应,而这样的社会氛围对于改变农民处境、改变社会对于农民的认知,是有好处的。
如今,农民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与传统农民早已大不相同。如大棚种植、食用菌培养、奶牛养殖、乡村旅游、电商农业、乡村非遗等等,都是农民的工作范围,也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即便是传统的种田,也与以往的“看天收”大不相同。现在,农民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农业技能和金融知识,熟识高科技农业机械操作,还要了解农业科学的最新成果等等。
可以说,当下农民评职称,正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农民身份的有力回应。有了职称的激励,农民也有动力持续提升技能,打通了职业农民的成长之路。同时,此举也会吸引很多大学生等外部人才返乡投身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拓宽引才之路。
农民评职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荣誉加持。高级职称之外,更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给予农民更多的技术服务、项目合作、银行贷款、产品推介、财政扶持等机会,让农业、农村、农民真正具有吸引力。
说到底,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如何“大有作为”,或许有不同的路径,但在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潮流裹挟之下,农民职业化无疑是必由之路。让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是农民评职称的目的,也是结果。
龙之朱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