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永寿:扶贫扶志“六法”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本报讯(记者 符备战 王琪 通讯员 翟武鹏)今年以来,永寿县按照省上提出的扶贫扶志“六法”,在该县扎实开展了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村规民约、文明创建、公益救助、司法保障工作,有效破解了部分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着力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
  “教育引导”法正家风。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开展典型宣传、成就宣传、政策宣传。
  “行为规范”法立正风。拍摄完成的陕西省第一部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百家碎戏《夫妻脱贫记》,组织创作编排了歌舞、曲艺、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广泛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为农村的一道美丽“风景”。
  “村规民约”法改民风。建立健全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结合各村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通过“教、引、带、治”,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文明创建”法树新风。开展了第四届“感动永寿”道德模范暨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各镇办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孝道村”、“脱贫攻坚标兵”等系列评选活动。常态化推进“道德讲堂”进农村活动,扎实开展“扶贫扶志”先进事迹宣讲,让贫困户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标杆。
  “公益救助”法促和风。探索建立了爱心超市、孝德基金等扶志与救助相结合的扶贫方式,积极开展公益救助活动。在7个镇办21个重点贫困村试点建设“爱心超市”,采取“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全民共建好乡村”的模式,借助社会大家庭的力量,搭建起长期关爱、扶助弱势群体的平台。
  “司法保障”法倡清风。利用法治夜校、法治微电影、法治宣传车等形式,广泛开展扶贫政策法律法规宣讲。推进“法律知识进农家”,通过编印法治宣传书刊、手册、音像等资料,免费送到贫困户和农民手中,普及法律常识。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