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环保部启动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排查
“绿肺”加快形成陕西渭河生态区已治理滩面10万亩
新新《水污染防治法》11月11日起正式实施
专项巡查1个月发现环境违法问题1038起
环保汉台分局高度重视环境信访工作
合阳整治“三小”有办法
我国成功构建燃煤发电全过程污染防治体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肺”加快形成陕西渭河生态区已治理滩面10万亩
本报讯(记者 凌旎)
2017年12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利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2年的建设,陕西省的渭河生态区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实施滩面治理10万亩,水面景观及自然修复3.84万亩。渭河“绿肺”建设得到有力推进。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张玉忠介绍,依托渭河综合治理成果,渭河生态区的800里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即将建成。该健身长廊以渭河为主轴,以大型滨河运动公园为核心,修建篮球、足球、乒乓球、自行车、门球等高标准、高质量的运动场地,打造形成沿岸城乡“15分钟体育健身圈”。
在建设渭河生态区的过程中,高新区、工业园区、高效农业区等低碳环保产业沿河布局,傍河小城镇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8个。陕西省渭河生态区管理局局长党德才认为,建设渭河生态区的本质是恢复生态、涵养水源、保护水质。本着“只搞大保护、不做大开发”的原则,陕西依托沿渭河各市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建设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以及滨水综合产业开发项目,通过低碳环保经济产业实施了“渭河生态区+农业”等计划。“我们希望以水系景观和观光休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沿渭河老百姓因水受益、因河致富。”党德才说。
据了解,《陕西省渭河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于2016年9月印发。《规划》要求从渭河甘陕交界到潼关入黄口,沿堤防向两侧按城市核心区200米、城区段1000米、农村段1500米进行控制,计划在长约512公里、宽约1公里—6公里范围内,形成一个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削减雾霾的“绿肺”,以此来对渭河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保护。
《规划》明确经过五年努力,投资189亿元,要把渭河生态区建设成“一河、两堤、两带、六区”,构建起河湖库塘连接、人工水道与自然水道贯通,形成渭河与其他主要水系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关中柔性水系。
张玉忠表示,过去陕西传统的治水理念是防洪与抗旱割裂、人力工程与自然修复相分离的“刚性治水”,这种治水方式在实践中有诸多弊病,往往是“非此即彼”。渭河生态区的建设是坚持“柔性治水”的体现,除了建设防洪工程,渭河生态区实施了堤顶道路景观建设、河道疏浚、滩面治理、污染整治、生态修复、补充生态水等多种措施,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综合治理理念。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