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基层就医将可享大专家远程会诊诊
人工智能助力“照片查癌”
医师执业信用管理系统上线
西瓜皮泡茶 助你解暑度炎夏
“基因剪刀”可防治视网膜病变
陕西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创造了多个第一
医养“联姻”护航老年人健康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因剪刀”可防治视网膜病变
俗称“基因剪刀”的基因编辑技术显示了医疗应用的潜力。美国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基因剪刀”成功阻止视网膜血管新生,达到防治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视网膜血管新生,是指视网膜表面长出新的、异常的血管。随着病程变化,这些新生血管会渗漏、破裂甚至导致视网膜脱落,诱发视力受损乃至失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都可能引发视网膜血管新生。
目前主要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轻血管渗漏。但这类治疗手段需持续用药,还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不响应。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血管新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他们此次尝试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对编码这种受体的基因进行编辑,阻断眼内病理性的血管新生。
结果显示,在实验鼠身上,只需一次腺相关病毒的注射就能完成基因编辑,阻断了视网膜血管新生。
此次实验中应用的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CRISPR-Cas9技术。研究小组说,下一步有望利用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新疗法,临床治疗以病理性眼内血管新生为特征的眼部疾病。
新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