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汉中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娱乐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去年我国农村公路通达99.99%的乡镇
秦岭脚下插秧忙 百亩稻田似江南
千塬驻村工作组做村民脱贫的主心骨
我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
H7N9亚型禽流感疫苗将投入生产
汉中仙毫排第17位
子长:棚栽业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塬驻村工作组做村民脱贫的主心骨
本报记者李喜林通讯员胡小军
千阳县千塬村贫困户37户118人,谁家有病人、收入来源有哪些、最渴盼什么……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把这些信息熟记在心。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千阳县政府办干部赵晓峰、李永鹏与镇干部成芳芳3人进驻千塬村。工作组一到村,就与村委会研究:脱贫攻坚首先要精准识别,确定哪些人需要扶,其次是了解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
“贫困有共性,也有特殊原因,找准问题才能找对帮扶路子。”村民种西瓜缺技术,工作组干部就邀专家来地头讲课,村民教育上学有困难,他们就积极联系教育资助,低保户条件差,他们多次走访想对策……
要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就要发展适宜富民产业,创造获得稳定收入的机会,作为工作组第一书记赵晓峰认为。
65岁的吕满仓,全家六口人,老吕走路颠簸为二级残疾,其老伴患病高位截肢欠下外债,儿子外出打工,儿媳在家照看两个孙子。工作组与村委会研究安排老吕的儿媳到镇上抽水站上班,鼓动老吕务好西瓜同时,发展土蜂、羊等养殖产业。
“驻村干部就像我们的主心骨,感觉生活有了奔头。”吕满仓逢人就说。
去年,老吕欲购买保障房资金不足,赵晓峰得知情况后和妻子商量为其担保贷款15万元。他说:“别看老吕身体不好,可一家人致富劲头足,绝对能还上贷款!”
贫困户吕翠珍15岁的小儿子魏海亮小学未毕业就外出打工,李永鹏得知情况后,从外地将其接回来继续学业。在他们看来,要斩断穷根,还得从教育入手。
西瓜是千塬村传统产业。村支部书记赵永福介绍,村民种植西瓜30年了,该村千鑫瓜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绿色无公害西瓜深受市场欢迎。
为抢占市场,去年底工作组张罗着注册了千曦塬商标。赵永福说,今年全村发展183亩中棚西瓜,其中包括8户贫困户种植的22.5亩,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西瓜带证上市不怕卖不上价格,亩收入8000元问题不大。
传统产业还需注入科技活力。要种好西瓜还得学习先进经验,工作组组织村民深入凤翔等地“取经”后,与村委会研究提出了产业扶贫发展五年规划。
短短一年多来,在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带领下,不但为村里建起了公共服务办公楼、互助幸福院,还带来新的思想,让老百姓依托产业走上致富路,去年已经有8户31人脱贫致富。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