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宁陕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有保障
    本报讯(通讯员 朱丹丹)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防止城乡居民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宁陕县在解决医疗费用上,联合施策,精准发力,为贫困患者建立了特殊“两项”医疗救助机制,让脱贫路上的困难群众重拾信心,轻装上阵。
    今年65岁的柯友能平日和86岁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是汤坪村的低保户,2016年7月9日,柯友能在山上割猪草时,不慎从山上摔了下来,造成脾破裂,得知情况后,汤坪卫生院值班大夫赶紧联系县医院双转办,把他送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救治,虽然家庭贫困但丝毫没耽误病情,经过12天转诊的治疗,柯友能康复出院,总共花费9250元,经合疗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后自付899元。
    “要是没有这个本本和卫生院的大夫,我儿子已经不在了。”看到儿子健康地回到自己身边,柯有能的母亲激动得泪水溢满脸颊。
    而老人家说的本本和柯友能的治疗过程,就是宁陕县在健康扶贫中为针对全县贫困人群中低保困难群众户颁发的《医疗保障证》和推行的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
    在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上,据宁陕县卫计局局长杨春华介绍,2016年以来,我们在和西电集团医院深化支援协作的基础上,全县推广运用‘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和‘一站式’无缝衔接报销制度,帮助困难群众在恰当的医院花恰当的钱得到恰当的服务,这不仅是宁陕县健康扶贫的工作思路,也正和新一轮的医改中要求建立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工作机制的想法不谋而合”。
    据了解,宁陕县首创的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一体化的服务是指,在一体化范围内明确一、二、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搭建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和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在一体化范围内实现医疗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实施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和住院费用分段计费、结算以及“一站式”无缝报销,贫困患者持《医疗保障证》在一体化的一、二、三级医院转诊治疗,只需办理一次出入院手续,承担一次起付线,由出院医院负责与患者、医保经办机构、分段住院的其他医院三方办理费用结算手续,并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资金‘一站式’信息交换、‘先看病、后付费’等即时结算服务,县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90%以上,在县外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2016年,节约医保资金320余万元,减少患者支出480余万元。
    与此同时,贫困患者自付费用上,宁陕县政府出台了《宁陕县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救助办法》,重点解决贫困群众报销后仍需自付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而该笔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每年初列支适当的专项资金全额保障,不动用合疗基金进行补助。
    宁陕县合疗办主任尹晓毅得知此消息后,这让他在开展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补助和大病保险补助工作上信心百倍,脑子里细算了一笔账。
    一方面新农合大病患者住院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所有合规费用全部纳入报销范围,门诊报销总额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封顶线提高20%,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镇、村看病的零负担,另一方面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上,在现有报销比例上提高5%,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和疑难杂症远程会诊费用纳入新农合基本报销范围,并且对农村参合贫困儿童(14周岁以下)首次住院转诊按照分级诊疗要求和规范执行,简化了转诊程序和转诊费用。与此同时按照《办法》所规定的报销后仍需自付大额医疗费用的患者由县财政兜底保障。
    如此一来不仅使合疗基金的使用率最大化,也使该县在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上实现全覆盖和全额保障。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