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改善油区环境 守护青山绿水
——延安市大力开展油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小记
张道宏副省长查看应急物资

王成文厅长查看王窑水库上游六闸六坝项目建设情况

拦污设施

拦污设施

拦污设施

拦污设施

拦污设施

拦污设施
    延安石油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地质储量13.8亿吨预测储量24亿吨,含油面积2112平方公里。作为国内最早开发石油的地区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具备千万吨原油生产、加工能力,成为国内石油主产区之一。作为国内最早开发石油的地区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之一,虽然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看,延安市石油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为了实现延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延安、美丽延安”建设目标,延安市环保局积极开展石油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全面改善油区环境质量。守护好圣地延安的青山绿水! 
    政府高度重视油区环境保护
    2016年,按照中央和陕西省的要求,延安市政府认真开展了“春季环境执法大检查”、“环保利剑行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将石油污染防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并作为全市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十三五”规则。按照“事先能动预防、事中科学处置、事后严肃追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和上限处罚等执法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好油区环境安全问题,有效预防各类环境事件的发生。石油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求,延安市先后制定了《延安市石油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延安市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规划,计划在三年使全市石油污染得到基本治理,五年实现根本治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习近平总书记“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求,必须转变粗放的石油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石油工业,努力实现延安市石油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国家“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环保方针。始终把石油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与污染防治工作放在优先考虑的重要位置。 
    全面提升石油污染防控能力
    政府号召石油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油田建设,充分发挥利用企业数字化监控平台,将水源地和主要河流环境保护与企业生产效益挂钩,做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按照“井场清洁文明、污水达标回注、管道安全防护、危废规范处置、生态植被恢复、轻烃综合利用“六大治理措施的标准,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控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建成一大批清洁文明井场和污水回注、泥浆处理、应急拦污设施,形成“建一个井场、还一片绿色”的生态建设格局,油区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逐年改善。
    政府要求企业进一步加大对石油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切实加大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把污染治理资金纳入生产成本中,保证各项治理资金到位。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污染治理工作的投入,每年都应拿出专项治理资金用于石油污染防治工作。 
    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整治常抓不懈
    为打好油气管道安全专项整治攻坚战,全面整治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构建政府、行业、企业齐抓共管的油气管道安全整治专项督查工作,延安推行市直有关部门包县区督查制度,扎实开展油气管道安全整治专项督查工作,促进全市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针对延安市输油管线破裂引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问题,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印发了《延安市油气输送管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原油管道环境污染隐患专项整治行动。从2015年12月份以来,针对检查发现的11个油气管道重大环境隐患,市政府召开安委会扩大会议,向相关县区政府和企业进行了“面对面”交办,责令限期整改。在明确任务,夯实措施的实施,按照《陕西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夯实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环保部门以环境敏感区管线隐患、年久腐蚀老化严重的管线隐患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线隐患为整治重点,深度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健全清单和基础台账,并实行验收销号制度,采取行政处罚、挂牌监督、限期治理、强制执行等手段,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确保各类环境隐患和违法行为及时整改到位。 
    防微杜渐 防治污染从源头做起
    坚决把好石油开发污染防治的源头控制关,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办理环保登记,不能出现遗漏,环保部门对凡未执行环评的项目发现一家处理一家,绝不姑息迁就。认真把好环评质量关,落实环评编制单位和环评审查部门责任,对因环评不当而引发的防治措施不到位问题,追究编制单位和审查人员的责任。狠抓环评措施的落实,加强建设项目的执法检查,凡是未执行环评或未按环评要求及审批意见进行建设的,坚决停下来,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运。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生产。
    对新布油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审批权制度,对新开采油井,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凡环保设施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开钻和投放生产;对不执行“三同时”制度和不按照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要求建设的石油开发企业,一律不再给予新批油井。各石油开发企业环评率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目的10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