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喜庆十一艺节
第06版:传承长征精神 讲述延安故事
第07版:评论
第08版:看天下
标题导航
喜看延安新变化
旅游业和教育事业办出了宜川特色
升级“祭祖游”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苹果产业成了富民强县产业
水韵江南 七彩富县
生态旅游助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川篇
旅游业和教育事业办出了宜川特色
2016年10月24日,由中共延安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延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传承长征精神,讲好延安故事”现场新闻发布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采访团第一站来到了延安市宜川县。
宜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黄河之滨,国土总面积2931平方公里,辖4镇2乡和一个街道办,总人口12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宜川文化底蕴深厚,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胸鼓之乡”,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全国闻名,曾经被省旅游局命名为陕西省旅游强县。目前全县拥有2个3A级景区和1个4A级景区,是延安市被授予国家A级景区最多的县份之一。
据悉,近年来宜川县委县政府本着“文旅兴业”的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工作为抓手,理清旅游发展思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进而提高了宜川旅游业的活力。
今年以来,宜川黄河壶口文化景区合作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环保型观光车动感影院等项目动工建设,已完成投资4326万元,境内英旺川“花海工程”建成启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秋林抗战防空洞完成修复,云岩历史文化名镇、秋林抗战文化古镇和羊家庄、昝家山等4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启动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县接待游客129.8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796.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0.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1%、47.26%和38.26%。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旅游业为宜川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宜川县的教育事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规模,参访团一行参观采访了宜川中学新校区。据了解,陕西省宜川中学创建于1941年,其前身为明末成立的“丹山书院”,至清朝嘉庆年间复修更名为“瑞泉书院”。学校位于宜川县城,濒临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2016年9月迁入丹州新区校区,是宜川县唯一的高级中学。2003年7月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被命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据介绍,宜川中学占地230.6亩,现有教学班124个,在校学生达7861名。
2010年11月延安市教育局在宜川中学成功举办“全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2011年11月陕西省教育厅在该学校成功举办“全省普通高中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现场会”,2015年6月北京尚领国际教育集团在学校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学生自主化教育管理现场观摩暨培训会”,2015年9月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在学校成功举办“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第二届校长论坛”,2015年10月中国自主教育学会在学校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自主教育高峰论坛暨现场观摩会”。
宜川中学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教育科研合作关系。全国多名高校教授、知名专家走进宜中进行专题培训。宜川中学推行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获得全国众多教育奖项,并得到中央级媒体的采访报道,全国其他省市部分中学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先进的办学理念、浓郁的文化氛围、成功的教育模式、显著的教学成绩和深远的办学影响,赋予了宜川中学勃勃生机、持续快速的发展景象。今天,宜川中学的教育事业硕果累累,高考成绩一二三本上线率、文理科平均成绩和总评成绩六项指标连续十年蝉联延安市各县区第一名。高考二本上线人数从2004年的187人连年递增至2016人的1570人,本科上线率从2004年的55.3%递增至2016年的99.6%。宜川教育已经成为该县的另一张名片。宜川的教育事业也办出了宜川特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