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文章字数:1,433
《长恨歌》演出现场。 尚洪涛 摄三秦大地上,文旅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为推动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10月27日上午,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聚力打好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主题。
产业规模不断增长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总营收预计超7900亿元,同比增长15.82%。这一增速远超年初设定的“2025年度重点文旅产业链群总营收增长6%”的发展目标,反映出陕西文旅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
在项目建设方面,省级1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6.62%,“四个一批”入库项目达1713个,其中新开工244个、投产95个。今年以来,全省文旅系统以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为目标,深耕8条重点文旅产业链群建设,文旅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大盘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此外,文旅产业战略支柱作用日益凸显,上半年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81%。
陕西文旅产业不仅规模在增长,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善。截至前三季度,旅游景区及线路集聚A级旅游景区598家,新增星级旅游饭店11家,旅行社380家。
文化创意产业链蓬勃发展,规上玩具企业从45家增加到52家,安康“毛绒玩具产业新都”集聚企业800余家,年产值75亿元。348家非遗工坊中产值超3000万元有28家,累计带动14.5万余人就业。
出版发行产业链集聚规上企业408家,新华出版、北人印刷、西安印包基地3家链主企业分别实现营收54.29亿元、5.5亿元、1.35亿元。陕体集团、中奥丝路2家链主企业发起成立赛事经济产业链企业联盟,首批加盟企业达150家。
陕西大力实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工程,推动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以《长恨歌》《赳赳大秦》《无界·长安》为代表的70余台旅游演艺项目持续释放文旅消费“乘数效应”,每天吸引超过10万名游客观看。
“绒馍馍”“秦憨憨”等“陕西好礼”闪亮香港国际授权展,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帝国密码—秦始皇陵》、中国西部AI创新港等数字融合产品,激活了传统文旅业态,“游陕西”智慧旅游平台累计服务游客594万人次,实现收入7.2亿元。
另外,交旅融合全面深入,“西安—延安—榆林”红色旅游列车专线开通,带动沿线重点景区基本实现“快进慢游”,3个项目入选全国示范案例。
多元业态激活消费潜力
夜间经济成重要增长点
陕西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通过实施入境旅游奖励,在境内外主要客源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销活动达50场次,入境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入境游客58.46万人次,游客总花费9.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61%、79.04%。其中,西安位列入境游热度全国前十。
同时,大型营业性演出成为拉动综合消费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53场大型营业性演出带动景区、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32亿元。
春节、清明、五一和端午4个假日共计19天,接待游客总人次和总花费分别占前三季度的19.01%和12.51%,假日经济效应明显。
另外,夜间经济也已成为陕西文旅消费的重要增长点。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消费者1.02亿人次,营收122.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0.65%。西安大唐不夜城“元宇宙灯会”、西安丝路欢乐世界的“音浪狂欢季”、咸阳秦文化城市夜游等2792场夜间活动,促使夏夜消费占比提升至42%。这意味着,每4个游客中就有近1个在夜间进行消费,夜间经济已成为陕西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陕西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陕西将继续推出更多游客满意、百姓喜爱、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 职茵
发布日期: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