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头放水果助眠”是真的吗?
文章字数:1,193
近期,“床头放水果助眠”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自己在床头摆放苹果、柑橘类水果后的睡眠体验,有人声称效果显著,也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那么,这种新奇的助眠方法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胡晓辉。
一些水果确实自带“催眠力”
胡晓辉称,一些水果确实自带“催眠力”。比如苹果属于蔷薇科植物,其散发的芳香气味含有“芳樟醇”成分。芳樟醇能够激活GABA受体,这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可舒缓神经、减轻焦虑,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从而帮助人们更顺利地入睡,睡得更香。
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橙子、柠檬等,其果皮中
含有散发香味的“苎烯”。苎烯能刺激大脑产生 α脑电波,而α脑电波可提示大脑进入放松状态。从传统医学角度看,橘子有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睡觉时闻橘子的香味,有助于安心凝神,常用于安抚沮丧和焦虑。柠檬中的柠檬烯在“芳香疗法”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减轻焦虑的作用,还能促进身体产生5-羟色胺,降低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平静心情,帮助人们更快进入睡眠。
“利用水果气味助眠,从原理上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胡晓辉说,气味通过嗅觉系统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和睡眠状态,这与香薰助眠有相似之处。不过,胡晓辉也强调,水果助眠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些睡眠浅、受情绪影响较大的人群,水果的香气或许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更快进入睡眠状态;但对于长期严重失眠的患者而言,仅靠在床头放水果,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采访时,胡晓辉提到,除了闻香,常吃特定水果也是一样的道理。葡萄富含褪黑素,尤其葡萄皮中含量更高。而褪黑素是人体松果体分泌的“天然安眠药”,能缩短入睡时间、加深睡眠深度。酸樱桃虽褪黑素含量不高,但含有高浓度色氨酸和血清素,这两种物质都是褪黑素的前体,有助于调控睡眠周期。猕猴桃则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稳定情绪助眠。它能增加血清素生成量,调节睡眠周期,同时其富含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可提升免疫力、稳定情绪。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更重要
当然,对于失眠人群,规律作息、避免电子设备干扰等良好的睡眠习惯依然是改善睡眠的关键。胡晓辉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主动调整自身状态,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白天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因为运动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对睡眠有积极影响。
同时,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不超过一个小时,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较为合适。若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保持情绪相对稳定也至关重要,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兴奋,从而难以入睡。
此外,胡晓辉还提醒,想要改善睡眠,除了借助水果香气这类辅助手段,还应注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大量液体等,以免影响睡眠。 马相
一些水果确实自带“催眠力”
胡晓辉称,一些水果确实自带“催眠力”。比如苹果属于蔷薇科植物,其散发的芳香气味含有“芳樟醇”成分。芳樟醇能够激活GABA受体,这是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可舒缓神经、减轻焦虑,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从而帮助人们更顺利地入睡,睡得更香。
柑橘类水果,如橘子、橙子、柠檬等,其果皮中
含有散发香味的“苎烯”。苎烯能刺激大脑产生 α脑电波,而α脑电波可提示大脑进入放松状态。从传统医学角度看,橘子有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的作用,睡觉时闻橘子的香味,有助于安心凝神,常用于安抚沮丧和焦虑。柠檬中的柠檬烯在“芳香疗法”研究中,被证实具有减轻焦虑的作用,还能促进身体产生5-羟色胺,降低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平静心情,帮助人们更快进入睡眠。
“利用水果气味助眠,从原理上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胡晓辉说,气味通过嗅觉系统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绪和睡眠状态,这与香薰助眠有相似之处。不过,胡晓辉也强调,水果助眠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些睡眠浅、受情绪影响较大的人群,水果的香气或许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更快进入睡眠状态;但对于长期严重失眠的患者而言,仅靠在床头放水果,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采访时,胡晓辉提到,除了闻香,常吃特定水果也是一样的道理。葡萄富含褪黑素,尤其葡萄皮中含量更高。而褪黑素是人体松果体分泌的“天然安眠药”,能缩短入睡时间、加深睡眠深度。酸樱桃虽褪黑素含量不高,但含有高浓度色氨酸和血清素,这两种物质都是褪黑素的前体,有助于调控睡眠周期。猕猴桃则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稳定情绪助眠。它能增加血清素生成量,调节睡眠周期,同时其富含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剂,可提升免疫力、稳定情绪。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更重要
当然,对于失眠人群,规律作息、避免电子设备干扰等良好的睡眠习惯依然是改善睡眠的关键。胡晓辉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主动调整自身状态,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白天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因为运动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对睡眠有积极影响。
同时,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不超过一个小时,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较为合适。若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保持情绪相对稳定也至关重要,情绪波动过大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兴奋,从而难以入睡。
此外,胡晓辉还提醒,想要改善睡眠,除了借助水果香气这类辅助手段,还应注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大量液体等,以免影响睡眠。 马相
发布日期: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