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镇安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肉食品“五环管理”机制——
让群众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文章字数:999
镇安县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的肉食品进行检查。

  “菜单写得明明白白,肉的来源、种类、含量、价格一目了然。”近日,在镇安县李二鲜鱼庄,正在用餐的李艳指着菜单上的“原切牛肉卷”说,“我们吃起来更放心了。”
  今年以来,镇安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以肉食品安全为切入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推动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肉食品采购环节全程追溯、入库环节严格管控、点餐环节规范标识、操作环节精准称重、消费环节明码标价的“五环管理”机制,覆盖采购、贮存、加工、销售、消费全流程,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镇安县纪委监委将肉品安全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内容,既检查经营户制度执行情况,也检验监管部门履职实效。
  针对以往菜单标注混乱、菜品名称随意的问题,镇安县纪委监委推动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明确要求所有餐饮单位必须在菜单中按“原切肉”“调理肉”“合成肉”分类标注,现场公示各类肉品的制作工艺和肉质差异。
  “所有菜品必须以主料名称命名。”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戴勇举例说,“某合成肉卷配料为鸡肉60%、乌鸡肉40%。乌鸡肉含量较低,因此不能以‘乌鸡肉卷’命名。这样就增强了优质肉和普通肉的辨识度,有效防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
  点餐环节的透明化成为群众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变化。镇安县纪委监委推动市场监管部门要求所有餐饮单位明确标注肉品类别,规范菜品命名,现场公示制作工艺,让消费者看得明白、吃得放心。
  “现在,菜单清晰了,称重也更准了。”经常买肉的居民刘芳红说,“店里放了公平秤,手机一扫就能查,不怕缺斤短两。”
  镇安县纪委监委畅通“信、访、网、电”举报渠道,对涉及肉品安全的投诉举报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建立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对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一律严肃查处,对典型问题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我们重点关注监管人员是否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镇安县纪委常委张远雄说。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镇安县已为全县87家肉食品经营单位建立质量溯源体系,采购台账建档率达100%;推动12家单位增设冷藏设施;监督抽检肉食品30批次,检验合格率达100%;立案14起,罚没27.8万元。
  “肉品安全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是重要的民生问题。”镇安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卫爱兵说,要强化监督、持续跟踪问效,对工作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郑斐 杨莉
发布日期: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