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吴堡县达连坡村:
小辣椒“发酵”大产业方寸庭院变身“致富园”
文章字数:766
  走进吴堡县达连坡村的辣椒酱加工厂,一股浓郁的香辣气息扑面而来——村里的辣椒酱加工厂正忙得火热。厂房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熟练地处理着辣椒;走出厂房,村民房前屋后的小庭院里,辣椒、西红柿等作物长势喜人。昔日零散的“方寸地”,如今正悄然变成村民增收的“致富园”,这正是该村以辣椒产业为核心、庭院经济为支撑探索出的乡村振兴新路。
  “我们最初选择辣酱加工和庭院经济,是经过充分调研和深思熟虑的。”达连坡村第一书记王成伟介绍。村里通过引进辣椒种植企业建起了标准化加工厂,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的一条龙生产。生产线上的5名工人全是本村村民,每天工资130元。“既能照顾家,又不耽误农活,大家干劲都很足。”
  据辣椒厂负责人介绍,该厂生产的辣椒酱选用香辣兼备的“子弹头”辣椒,经过人工精选、气泡清洗、风干处理、切碎调味后,装桶发酵30天制成。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质检,确保安全达标后方可上市销售。
  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多重效益:工厂的原料辣椒优先向本村收购,带动了周边种植业的发展;发展庭院经济的三十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超千元;辣椒酱厂每年向村集体缴纳五万元承包费,直接用于“以工代赈”和年底村民分红,反哺乡村建设。
  村民霍继富正是直接受益者。“以前院里就种点玉米,卖不了几个钱。现在村里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辣椒熟了他们直接收,光这一项一年就能多赚一千多!”看着自家庭院里长势喜人的辣椒,他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笔收入够给家里添置不少东西,而且还不耽误干农活和照顾家庭。”
  对于未来发展,王成伟思路清晰:“一是打造特色辣椒酱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解决留守老人、妇女就业问题。我们后续还会开发更多新品,让庭院经济的‘菜篮子’真正变成群众增收的‘钱袋子’。”这片充满生机的黄土地上,一粒粒小辣椒正“发酵”出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一个个农家小院也正焕发出增收致富的新活力。
   本报记者 侯红雷
发布日期:2025-09-26